1 |
"土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并不能断言为"污染"某些水溶性重金属有流失入水源的可能性才能被考虑成有潜在性的污染源。原文不够严密,有危言耸听之虑。 |
2 |
笔者认为,翻译时不恰当地套用原文的人称代词容易造成译文的冗赘、不畅,词语搭配、句式衔接、连贯的不当,不利传达原文的风格、语气。 |
3 |
不过,“字典翻译家”告诫说,它们的翻译只是传达了原文的大致含义并不是完美的翻译版本。 |
4 |
但其间有些问题,偶有小误,笔者不忖谫陋,略作考证,依其原文先后,成《袁崇焕杂考》。 |
5 |
但是,部分参考译文存在原文理解不透、句式过于欧化以及粗心大意带来的问题。 |
6 |
但向你们敬畏我名的人,必有公义的日头出现。其光线(原文作翅膀)有医治之能。 |
7 |
第一在语言文字本身,第二在文化氛围、事件背景、人物情态的体悟,第三在原文省略关联词的地方,往往以意为之,从而使艺术效果减弱。 |
8 |
而非汉语地名则本着“名从主人”的原则,按照罗马字母原文书写;非罗马字母文字的人名、地名,按照该文字的罗马字母转写法拼写。 |
9 |
而且语言、文化、风俗习惯是融为一体的,要把原文意境翻得恰到好处,需要何等功力,可惜这样的译者毛麟凤角,可遇不可求。 |
10 |
古时(或作从远方)耶和华向以色列(原文作我)显现,说,我以永远的爱爱你,因此我以慈爱吸引你。 |
11 |
两家企业一致同意分享一个专注于详尽结构分析以及磨削工艺的改进技术的托运项目。咬文嚼字,试试看。先修修原文,尽求清晰,消除语带双关。 |
12 |
默写后,我对照原文审读了一遍。 |
13 |
那些人热心待你们,却不是好意,是要离间(原文作把你们关在外面)你们,叫你们热心待他们。 |
14 |
你必须把它与原文核对一下。 |
15 |
评论家引用作者的原文将他的评论写得极长。 |
16 |
其中原因,一是理解上的问题,这么些年“跌打滚爬”下来,在对原文的理解上多少有些长进,看旧译几乎每行每段都有修改的冲动。 |
17 |
认为英汉双解词典释义译文中确实存在原文信息缺失现象,但并非都须补偿。 |
18 |
如果要把原文的正确意思,风格和字里行间的含义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计算机软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在可见的将来,还没有软件可以代替人的翻译。 |
19 |
所以我们从今以后,不凭着外貌(原文作肉体本节同)认人了。虽然凭着外貌认过基督,如今不再这样认他了。 |
20 |
所以我说,你们转眼不看我,我要痛哭。不要因我众民(原文作民女)的毁灭,就竭力安慰我。 |
21 |
他把别人的文章原文抄来,堂而皇之地署上自己的名字拿去发表。 |
22 |
他抄写原文时很粗心,以致出现讹误。 |
23 |
他平时读西方国家的小说时,总为小说里出现的男女情话过分露骨、过分放肆和过分直来直去的浓厚韵味而惊叹。代助认为,读原文的话看,这些趣味还勉强可以,但不适宜译为日文。 |
24 |
探讨了衔接与连贯的关系,在篇章中的存在形式,以及在英译汉过程中处理原文衔接手段以达到连贯目的的方。 |
25 |
通过这种社会性媒体的力量,仅仅几小时,李承鹏的原文在新浪微博这个受欢迎的微博客服务中被转载了三千多次。 |
26 |
同时指明在译作评价时,不能拘泥于译文工团与原文的简单对比,而要进行多维分析,要看到原作和译作在反映过程中的相互影响。 |
27 |
土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并不能断言为"污染"某些水溶性重金属有流失入水源的可能性才能被考虑成有潜在性的污染源。原文不够严密,有危言耸听之虑。 |
28 |
问题:未能把握原文虚化性描写体现的文字夸张的风格,如“天南地北,天上地下,天文地理,谈天说地,百无禁忌”,译文基本上是字字对应,而且对字面意思也曲解了。这是机械式硬译。 |
29 |
我们参照原文作了必要的修改。 |
30 |
我凭公义兴起居鲁士,(居鲁士原文作他)又要修直他一切道路。他必建造我的城,释放我被掳的民,不是为工价,也不是为赏赐。 |
31 |
锡安(原文作他)的城门必悲伤,哀号。他必荒凉坐在地上。 |
32 |
现在一般的翻译家,每每一知半解的,甚至连原文都不彻底明白即前后不接的去译书,弄得错误层出不穷,闹出许多笑话。 |
33 |
写读书笔记时要扣住原文,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感受。 |
34 |
要重申,我认为翻译者要澄清、解释或讲解原文,就应该明确地标明为注解、翻译札记、或评语。 |
35 |
以色列民(原文是处女)跌倒,不得再起,躺在地上,无人搀扶。 |
36 |
译文蛮认真,一字字好像抠得挺死,但一查原文,那么多舛错,还诘屈聱牙,非常做作,比老学究作律诗还别扭。 |
37 |
因为巴比伦王站在岔路那里,在两条路口上要占卜。他摇签(原文作箭)求问神像,察看牺牲的肝。 |
38 |
由于对简洁优美的原文缺乏认识以及没能正确使用本国语言,译者使用了不少不符合汉语习惯的冗词赘语,以致无法传达出原文优美凝练的语言特征。 |
39 |
由于对原文的质朴简洁缺乏认识以及没能正确使用本国语言,译者使用了不少不符合汉语习惯用法的冗词赘语,以致无法传达出原文优美的语言特征。 |
40 |
由于原文深奥难懂,译者在翻译这部经典时常有不同的理解,译本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表现出极大的译者主体性。 |
41 |
于是捉住那城内的长老,用野地的荆条和枳棘责打(原文作指教)疏割人。 |
42 |
赠梦得,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原文:前日君家饮,昨日王家宴。今日过我庐,三日三会面。当歌聊自放,对酒交相劝。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 |
43 |
至于那些昂首围困我的人,愿他们嘴唇的奸恶陷害(原文作遮蔽)自己。 |
44 |
中广网原文引用的一段话,简短有力,谠论大势之丰采,可堪瞻仰。 |
45 |
竖版和繁体字对他来说不算是太大的阅读障碍,但是要求他在心思不属的时候,短时间内背下一大段原文带注释,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
46 |
原文内容:织女弄梭,一个家喻户晓的美丽传说。 |
47 |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提升后与原文来比,确实有一些画蛇添足。但也是为了让大家体会到文字押韵的魅力。 |
48 |
"精卫填海"这个成语就是由这个传说而来的,形容那些坚定不移,不屈不挠,不到目的决不罢休的人。 |
49 |
“传说有一个大旱之年,黄河两岸千里,饿殍遍野,百姓来到洪福寺,烧香磕头,祈求王灵官……不久乌云翻滚,雷鸣电闪,倾盆大雨一直下到沟满河平”。 |
50 |
“狸猫换太子”背后的真实无论是原始传说,还是电视剧的最新演绎,北宋“狸猫换太子”在史实层面的荒诞不经都非常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