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上达,好古敏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相关句子

序号 句子
1 封建文士通过用典创制女性侮称,以此显示自身的学养深湛、好古敏求,同时在其“杰作”。
2 下学上达,好古敏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3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 古人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之说。
6 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7 乐道精神在孔子的求道历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8 路好乐以忘忧,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一下,喜悦的说道“我怎么就忘了这条门路!”。
9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0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1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2 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3 下学上达,好古敏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14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5 青年节到,送上小诗一首:青春一代树新风,年轻百年兴大计,节节高升惊天地,快马加鞭追星辰,乐以忘忧笑口开。祝节日快乐!
16 无论承担多大的事情,从来不会显露出丝毫的压力与忧虑,反而轻松泰然,笑容可掬,是谓“乐以忘忧”。
17 一个爱书成痴的人,必是手不释卷、沉潜其中的,与书为友,朝夕共处,读之思之,乐以忘忧。
18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一种激励因素,个体若感到自卑,就会发愤图强,力争上游,取得成功。
19 八一到来人欢笑,红歌声声震云霄。保卫祖国在前哨,抗灾前线最先到。祖国建设多骄傲,发愤图强人自豪。为国为民不怕苦,人民赞誉地位高。建军节到了,愿我们的军人们幸福永葆!
20 陈涉起匹夫,驱瓦合适戍,旬月以王楚,不满半岁竟灭亡,其事至微浅,然而缙绅先生之徒负孔子礼器往委质为臣者,何也?以秦焚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
21 从此发愤改过,不再横行乡里。
22 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23 但即便如此刘国建他改变的格局的时候也非常艰难,他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他暇不暖席、夜以继日、孳孳不倦、继晷焚膏、废寝忘餐、发愤忘食的为龙川工作。
24 东窗事发后,江一凤远走他乡发愤图强,完成自修大学业,同时开办飞凤药店,积累资金。
25 对学不会的人,我们不能轻视,如果他发愤精进,我们只是稍微停一下,同样会被他追过去。
26 而是赵云每天跑马挥抢,博采众人之长,集诸家之精华,发愤努力,终枪术大成。
27 而谢魁从此之后,发愤努力,刻苦钻研经史,著书立说,成为当朝大儒,名扬四海。
28 发愤识遍天下学;立志读尽人间书。
29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30 发愤图强的少年却在重要的期末考试中,发现了一个重大阴谋……
31 发愤图强奋发图强奋发蹈厉披荆斩棘闻鸡起舞我武惟扬。
32 发愤图强一万年,把剑仰面问苍天;世间公道可常在?事无巨细审一遍。
33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4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5 发愤学习而忘记了吃饭,快乐的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自己快老了。
36 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当学问上有所获益时)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也未觉察。
37 公以棱威外讨,发愤于内,忘身殉义,亲当矢石。
38 苟能发奋自立,负薪牧冢皆可读书;不能发愤自立,即清静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曾国藩 
39 苟能发奋自立,负薪牧冢皆可读书;不能发愤自立,即清静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曾国藩。
40 古人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之说。
41 还是发愤图强去与天与神争斗命运?且看那绝世女子,时逢乱世,力挽狂澜,就此谱写下星氏一族,那古老而神秘的开篇……
42 贺束看到这个场面,时而高兴,时而担心,高兴的是大家发愤努力修练,自己这次的酒钱可是超常发挥出了其应有的价值,心里肉痛感少了许多。
43 哼,本来就穷,还不知道发愤图强,真是窝囊废。
44 后来王进东迷途知返脱离了社团,发愤图强考上了大学,慢慢的和道上的兄弟断了往来。
45 或者可以激动我骨肉之亲发愤,好救他们一些人。
46 基本上每个人都是发愤图强、宵衣旰食,卧薪尝胆。
47 今日生活多艰辛,奔波劳苦少月薪。饭盒无油少荤腥,公车朝外羡私车。忆学时,憧憬希望在眼前,发愤苦读乐开颜。愿君常忆学时乐,愿君更上一层楼。
48 今天特忙,总想把手头上的事处理完,没想到了发愤忘食的地步。
49 警钟敲响在我们的耳边,时刻牢记战争带来的灾难;爱国心永存在我们的心底,发愤图强,不忘国耻。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我们要不忘历史,抵制战争,保卫和平!
50 可能是听了小磊的话,在发愤努力,想考上音乐学院,这样也好,以后她有了前途,我们也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