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皇上圣明,将相仁厚,约法三章,轻刑缓赋,年登岁阜,家给人足,上有惠和之泽,下无乐乱之心。

相关句子

序号 句子
1 今皇上圣明,将相仁厚,约法三章,轻刑缓赋,年登岁阜,家给人足,上有惠和之泽,下无乐乱之心。
2 爸爸节敬告老爸约法三章: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潇洒点、糊涂点。三个忘记:忘记年龄、忘记忐忑、忘记操劳。祝福老爸健康长寿!
3 本想跟弟弟来个约法三章的,追女孩不要伤感情最好不过了。
4 当回到社会国家的层面上,一切还是应该约法三章,以法律规则作为办事准绳。只有在公权力完全获得伸张的情形下,社会才有公平可言,社会秩序也才能得以长期维持下去。
5 当你写作时如果有家人或朋友在场,那就提前约法三章,告诉他们除非紧急情况否则不要打扰你。
6 法制宣传日,与你约法三章:1办事要依法而行,不可无法无天;2为人要法轮常转,宣扬法制;3不要以身试法,违法乱纪。祝你心中有法,一生平安快乐。
7 父亲节敬告父亲约法三章: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潇洒点、糊涂点。三个忘记:忘记年龄、忘记忐忑、忘记操劳。祝福父亲健康长寿!
8 还未结婚,他们就已约法三章,婚后家事一律平均分担。
9 好了,好了,我错了!我错了!龙女姐姐,我现在正是废除所有的约法三章,你们想怎么样都可以!就是快点放了我,我都快饿死了!
10 既然我们已约法三章,理应一切依约行事,你怎可如此轻率反悔呢?
11 刘邦一到关中,立即和关中百姓约法三章。
12 灭了何大拿,嵖岈山从此就是我们自己的天下,我跟父老乡亲们约法三章,量罪刑罚,保命田亩,什一税赋。
13 为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校长与全校师生约法三章,作业当天完成,不上第七节课,节假日不补课。
14 为了日后行事方便,我们双方最好先来个约法三章,以便共同遵守。
15 一开学,导师就和我们约法三章,规定从此以后,不许再有迟到行为。
16 又与百姓约法三章,薄赋税,卑宫室,留心政事,优礼敬老,崇尚儒学,缓和了胡汉之间的矛盾,人民安居乐业,关西家给人足。
17 在事情开始之前,我们不妨先约法三章。
18 这时徐茂功又告诉人去张贴安民布告,约法三章,不准兵将跟百姓作对,让铺户照常营业,公买公卖。
19 今皇上圣明,将相仁厚,约法三章,轻刑缓赋,年登岁阜,家给人足,上有惠和之泽,下无乐乱之心。
20 在中国,约法三章家喻户晓,第一句就是“杀人者死”。
21 三将军莫以为守城是小事,若是徐州有所闪失,主公便是无家可归矣,今日主公在这我当与三将军约法三章。
22 今皇上圣明,将相仁厚,约法三章,轻刑缓赋,年登岁阜,家给人足,上有惠和之泽,下无乐乱之心。
23 严冬已降临修武德森林,且横跨许多的沼泽地并延展到北国,那里有惠比寺屹立在海上。
24 今皇上圣明,将相仁厚,约法三章,轻刑缓赋,年登岁阜,家给人足,上有惠和之泽,下无乐乱之心。
25 “以廉言之,理财制用,崇俭务实,使天下家给人足,盗贼不起,争端不作,贪官污吏无以自容,此廉之大者也。
26 富裕起来的农村呈现出一派家给人足的兴旺景象。
27 进入21世纪,我国人民过上了家给人足的生活。
28 近年来,农村基本上达到了家给人足。
29 又与百姓约法三章,薄赋税,卑宫室,留心政事,优礼敬老,崇尚儒学,缓和了胡汉之间的矛盾,人民安居乐业,关西家给人足。
30 君子当道,家给人足;小人当道,民不聊生。
31 汉文帝时兵木无刃,家给人足,贾谊犹以为厝火积薪之下,不可谓安。
32 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33 王怀安自一路走来,瞧沿路鸡犬相闻,家给人足的一片平和景象,对闽王佩服之极,深有感触般说道。
34 如今咱村里,户户家给人足,家家安居乐业。
35 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矣。
36 淑下车劝课,躬往教示,二年间,家给人足,为之谣曰:泰州河东,杼柚代舂。
37 承平之世,家给人足,趾高气扬,泱泱乎表海之雄风。
38 时和年丰,家给人足,从各方面给闽人带来了福祉。
39 “曰家给人足,曰比户可封,曰刑措不用。
40 恭谨节俭,以济斯民,数十载而不变,家给人足,无不殷富,诗书所美,难以过也。
41 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42 上不能使阴阳调合,顺序风雨,下不能使礼乐兴行,家给人足。
43 楚州郡是河南道的一座大城,财阜人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家给人足。
44 中官常侍,不过两人,近幸尝赐,裁满数金,惜费重民,故家给人足。
45 顺天府的百姓经历过数年的战乱,今年终于盼来了家给人足的好年景,大家何尝不希望来年还是丰年,更盼望年年都是丰年。
46 由于苻坚把发展农业作为基本的国策,前秦的经济恢复很快,几年后便出现了安定清平、家给人足的新气象。
47 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矣!呜呼!古来帝皇孰贤明兮,非尧舜与吾皇莫属!心系天下,黎民为本,吾皇常曰民犹水也,君犹舟也。
48 古来圣君贤相讲富强之道者,率皆重农抑商,不务尽山泽之利,盖所称为极治者,亦曰上下相安,家给人足,足以备预不虞而已。
49 文景继统,不改高祖之政,务在养民,恭谨节俭,以济斯民,数十载而不变,家给人足,无不殷富,诗书所美,难以过也。
50 今皇上圣明,将相仁厚,约法三章,轻刑缓赋,年登岁阜,家给人足,上有惠和之泽,下无乐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