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造句

更新时间:2022-12-03 10:53
用李白怎么造句,李白的意思是什么?本页面为您提供2025年李白的意思和收集了李白的造句一二三年级例句供您参考。

李白造句

序号 词语造句
101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才华横溢,跌宕不羁,写下了许多不朽的傲视王侯的诗篇。
102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唐李白。
103 我国唐代诗人李白不仅在中国是著名的文学家,就是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104 我们都有自己各自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位置上我们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人生的舞台给予我们机会,让我们去实现各自的价值。李白曾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不论我们的角色如何,我们都有权在我们的位置上绽放光芒。
105 相思想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
106 像豪放飘逸的李白,像盘马弯弓、亲历战阵的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等人,其侠气雄心或可理解;但是就连一些“苦吟派”。
107 萧注的注释动机是弥补李诗注本过少的缺陷,注解中往往不恰当地强调李白的忠君爱国思想。
108 许彦飞帮助觅了铺保,由李夫人裘慧英去“七十六号”办了保释手续,才把李白营救出来。
109 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几百年前做的好坏没那么多人猜,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至少我还能写写诗来澎湃逗逗女孩,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创作也能到那么高端被那么多人崇拜。
110 雍容华贵的牡丹就像刚从华清池沐浴而出的杨贵妃,光艳而妩媚。“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不善逢迎的李白竟被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花容月貌而打动,可谓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牡丹总领群芳,也难怪人们看到盛开的牡丹就会想起杨玉环来。
111 由心理距离所造就的超逸情怀,则具有“出乎其外”和“入乎其内”的二面性,它们充分展示了李白无羁的心灵世界和充沛的诗思。
112 游戏仓中,李白前方无尽黑暗的虚空陡然亮起了光芒,光影婆娑,绚丽多姿,最后汇聚成一片茫茫的星海图。
113 于是,哪怕李白之才千古独步,也无法避免终身潦倒的命运。
114 与此同时,李白正拖着老迈病躯,赶赴遥远、穷苦的流放地夜郎……夜郎,由于那个人人所知的典故,使这事看上去就像一个笑话。
115 月亮里有我们每个人所留念的故乡,不论你身在何处,飘零何方。于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于是,杜甫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于是,张九龄言: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116 在李白吟咏的那么多月亮中,哀悼晁衡的这首沧海月别有情味。
117 在诗的品位上,一个人要能兼顾白居易与李贺,韩愈与李白,才算是通达而平衡。
118 在诗歌发展史上,李白和杜甫都是别开生面的大家。
119 在这群“孩童”的一旁,记者还发现了李白的塑像,他环佩迎风、流连顾盼、委婉歌吟,似乎还陶醉在《长干行》中。
120 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家喻户晓;李白铁杵磨成针、司马光警枕励志、范仲淹断齑画粥、宋濂冒雪访师的事迹千古传诵。
121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读着一句句豪迈壮阔的诗句,不由想到李白,一位充满浪漫气息的诗人,虽仕途坎坷,却充满自信。因为自信,李白成为了最伟大的诗人。
122 赵蕤深知李白非“池中之物”,力劝他不走科举路,在荐举或制举上找门路,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大鹏飞举。
123 赵志笑眯眯的同李白走出宣武门。
124 著名的唐代诗圣李白先生,他创作的诗总是脍炙人口。
125 走了没一会儿,便来到一处清静之地,却是开封地面有名的古吹台,里面有纪念唐代诗人李白、杜甫、高适的三贤祠。
126 他说,历史上黄鹤楼为何屡毁还能屡建,就是因为黄鹤楼的特殊文化内涵,既有“驾鹤成仙”的传说,又有崔颢、李白等历代诗人留下的诗篇,雅俗共赏。
127 尔曹身与名俱焚,不废江河万古流!李白念念不忘的是实现个人的充分自由,尽管李白追寻自由的方式可谓缘木求鱼,但目的是明确的。
128 在唐代诗擅上,李贺是一位以其怪异,主观性很强的诗风而自成一家的优秀诗人,其主观性之强,在李白之后是无人可与比并的。
129 把李白的诗说成是杜甫的,这不是张冠李戴吗?
130 居然还有这个荣誉称号,李白忍不住扑哧一笑,这真的快要笑尿了!“叮咚!”。
131 李白是一位前无古人的诗歌天才。
132 味醇厚甘的美酒让李白喝得酩酊大醉,竟夜卧江石而眠。
133 看到这些小子实在是想不出来了,林轩拿起讲台上的粉笔,转过身去,迅速的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首名垂千古李白诗篇。
134 李白一生专爱去名山大川游历。
135 观察使大人莅临那日,闻翠园果然来人请李白去奉茶,李白首次去闻翠园,只见烟柳翠堤,玲珑玉桥,景色极美,名不虚传。
136 李白大叔就是这样的,寒窗苦读十数载,却屡屡名落孙山,于是将忿懑之情寄予山水和酒水之间,写一些讽刺官场的文章意淫一番。
137 状态全满,李白也是磨刀霍霍,准备继续自己的猎狼之旅。
138 一代天骄李白豪放不羁,写诗慷慨淋漓,岂能和那些凡夫俗子相提并论!
139 古时候的大诗人李白,称得上盖世之才。
140 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史上两位超群绝伦的诗人。
141 他跟储光羲称兄道弟,跟刘长卿有交情,李白穿着他送的日本衣服,王维写诗与他唱和,他们在唐朝最繁华的时候相遇。
142 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是文坛上的两大奇葩,造诣高深,其他诗人只能瞠乎其后了。
143 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是文坛上的两大奇葩,造诣高深,其它诗人只能瞠乎其后了。
144 渭北,李白在江东,杜甫看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甜蜜。
145 这么一首即兴诗却叫人千年乐吟,足见李白在诗、酒、情上已经完全融会贯通,触景生情,信手拈来,皆为上品。
146 因此,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的唐诗,吴道子。
147 例如广为人知的李白与杜甫,韩愈与柳宗元,白居易与元稹等人之间的友谊故事,长久地在人民中间传为佳话。
148 唐代诗人李白与杜甫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被人传诵一时。
149 陈寅恪说道教起源于滨海地区,因此李白写“日月照耀金银台”,全是海市蜃楼的景观,他的想象力、思维方式,跟王维没法分享。
150 我要好好学习写作文,好让我的作品也像李白、杜甫的诗那样脍炙人口。
151 李白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好诗、好词。
152 我国古代大诗人李白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
153 唐代诗人李白与杜甫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至今仍被人传诵。
154 我很喜欢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脍炙人口的诗句。
155 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至今还仍被人传诵。使读者回味无穷、终生难忘啊,有机会可要看哦!
156 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性格,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一脉相通。
157 又如李白,做官時便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貶官時便安能摧眉折腰實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158 在很多史料的记载中,都描述这个宗氏是一才貌俱全的大家闺秀,并且宗氏美女也是忠实的道教信仰者,可以说和李白是志同道合。
159 课间无聊几个同学玩提问。问:诗仙是谁?答:李白。问:诗圣是谁?答:杜甫。问:诗鬼呢?答:李贺。问:那诗王呢?旁边一路过的同学脱口而出:辛巴!
160 李白赶紧阻止了徐老板继续跟他算账,对李小白做出个爱莫能助的表情。
161 尽管李白声称不肯低眉折腰事权贵,可是唐以及唐以后的历代权贵、非权贵都崇敬他。
162 “青莲居士”的称号,据说也体现了李白对西域若明若暗的情愫。
163 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
164 李白用出了鹏程万里,就是要将独孤天一击必杀。
165 李白想到这里,随动起鹏程万里的法宝,身后金光闪过,脚下刮起了一阵狂风,而后整个人便消失在那山谷之中。
166 对于这些李白倒是并不在意,大不了自己施展鹏程万里,安全离开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167 他认为,“诗仙”李白之所以屡屡“中枪”,主要因为他为人为文仙风道骨,“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加上他不畏权势的故事流传甚广。
168 李白没有理会她,仍旧极目远眺,似乎想要将城里发生的一切都看清楚一般。
169 李白醉后常有作诗的灵感,可谓生花妙笔。
170 假如扬州不是绿杨城郭、二分明月,李白的诗句怎会如此诗情画意?“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171 李白"朝如青丝暮成雪"的诗句,写的就是如白驹过隙的人生。
172 且不论历史上冒死犯龙颜批逆鳞的耿介忠臣数不胜数,李白一生所为,从仕宦角度来衡量,即便不是至愚极妄,也绝对说得上甚不高明。
173 将鱼MM托付给李白照顾,只怕是抱薪救火。
174 李白从小就博览群书,所以他满腹经纶。
175 在李白身上,充满着强烈的事功精神,一生渴望建立不世之功业。
176 我常想像李白斗酒诗百篇,放荡不羁的样子。
177 我常想象李白斗酒诗百篇,放荡不羁的样子。
178 这一点,唐代诗人当中,大约只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诗仙李白可以相提并论。HTtps://www.YOnGsHijIAOyU.cN/zAiXiAnZUcI,组词大全
179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白居易 
180 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曾自豪地写下“我李百万叶,柯条布中州”的诗句。
181 马耳东风是比喻把别人的话当做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出自李白诗句“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李白的意思

词语 意思解释
李白

词语解释:

李白Lǐ Bái

(1) (701—762) 中国唐朝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人(今四川江油)。才华横溢。诗歌WWw.YOnGsHiJiAOYu.cn/ciyUjIeshI 词语意思今存900首。

英:Li Bai

国语词典:

人名。(西元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家居四川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县西南)​,为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个性率真豪放,嗜酒好游。玄宗时曾为翰林供奉,后因得罪权贵,遭排挤而离开京城,最后病死当涂。其诗高妙清逸,世称为「诗仙」。与杜甫齐名,时人号称「李杜」。著有李太白集。

词语翻译

英语:Li Bai (701-762)​, famous Tang Dynasty poet

德语:Li Bai - ist neben Dù Fǔ (

法语:Li Bai

网络解释:

李白 (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