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性格,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一脉相通。

相关句子

序号 句子
1 脊轩,就是轩挺不驯的脊梁,就是豁然不辍的精神,就是永不向恶摧眉折腰的品格,就是磊落光明的气节。
2 世上总有一个人,会教你落入人间窠臼,摧眉折腰,纵然千千万万人一齐伸手牵挽,又或唾骂讥诮,也动摇不了去他身边这心愿一分一毫。
3 世上总有一个人,会教你落入人间窠臼,摧眉折腰,纵然千千万万人一齐伸手牵挽,又或唾骂讥诮,也动摇不了去他身边这心愿一分一毫。孔恰 
4 他对她老是摧眉折腰,没有尊严。
5 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而摧眉折腰。
6 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性格,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一脉相通。
7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的不开心颜!
8 我身具有建安骨,岂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9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狗日的一点气节都没有。
10 何以见得?单凭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便足以证明。
11 又如李白,做官時便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貶官時便安能摧眉折腰實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12 唐家强凌厉的目光扫了他一眼,吕胜打了个冷战,立刻摆出一副摧眉折腰的老实摸样,低下头去。
13 然而徐庶对刘备说过不为曹操献计,还有因为母亲之死,他也就不愿摧眉折腰,泯灭自己的人性了。
14 被卑微动机所左右的人,往往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拉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甚至不顾自己的人格尽摧眉折腰之能事……。
15 “桃花源”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幻想、虚构出的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男女同耕,老少同乐的理想社会。
16 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陶渊明 
17 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陶渊明。
18 本文针对冈村繁最近在中国大陆出版的陶渊明新论提出批评。
19 大文豪苏轼书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意态丰腴、结体稳秘、横轻纵重,书法的潇洒奔逸、豪迈不羁与文章的隐逸高蹈、委运乘化相得益彰。
20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1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陶渊明。
22 临别那天夜晚,苏辙送到船上,苏轼旧病复发,苏辙也终夕不寐,于是对兄长朗诵起陶渊明的诗劝其止酒。
23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陶渊明 
24 漫步桃花园,我仿佛来到了陶渊明大诗人乘坐的那条木船上,看到陶渊明坐在船头,饮着酒,欣赏着风景,作着一首首优美的诗歌,钻进山洞,再次拜访那令人神往的桃花源。
25 谦让是苏东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的从容;谦让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谦让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慨。
26 让人仿佛看到陶渊明手拿锄头,为种植在篱笆边的秋菊除草,歇息之余手搭凉棚眺望远山的景色。
27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28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陶渊明。
29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不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30 盛年不重来,一日再难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31 事实上,曾经的中国,并不缺乏诸如此类的信仰,比如孟子式的安贫乐道,比如陶渊明式的寄情山水,再比如细民百姓在一粥一饭中获得的简朴的快乐。
32 是图写秋风呼号之中,一高士抚古松而怅望,似有所思,身后童子抱书而沉吟,有陶渊明“抚孤松而盘桓”之意。
33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4 水乡田园是多么的美呀,春天的田园美不胜收!只要你细细品味,用心感受春天的田园风光,一定让你留恋忘返。这也难怪东晋着名隐士陶渊明放弃好好的官不做,要隐居村野,躬耕田园,过着与世无争、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
35 他正在为写陶渊明传记搜集材料。
36 桃花源”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幻想、虚构出的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男女同耕,老少同乐的理想社会。
37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反映了他避世的心态。
38 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而摧眉折腰。
39 陶渊明不满朝廷腐朽、官场黑暗,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宁可挂印辞官,归隐田园。
40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游自在,写出了很多优秀的田园诗句。
41 陶渊明的人生是平淡的,他远离世外的纷争与嘈杂,向往世外桃源平淡的田园生活,自给自足,闲暇之时赋诗几首;月圆之夜,把酒对歌,此等生活乃平淡之典范。这样的生活,我喜欢!
42 陶渊明的田园诗,如一幅情韵天成的田园乡村画卷,其风格平淡清新自然,而其风格的形成又是诗人艺术匠心独运的结果。
43 陶渊明的一生选择的是站立。虽然自己的生活穷困潦倒,但为了避开官场的污浊,他不为五斗米折腰,选择了归隐田园。于是,便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由和“晨兴理荒废,带月荷锄归”的闲适。
44 陶渊明放弃仕途,回归田园,在外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行径,但潇洒的五柳先生昂然自得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45 陶渊明放弃仕途,回归田园,在外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行径,但潇洒的五柳先生怡然自得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46 陶渊明非常快乐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47 陶渊明固然有大济苍生之志,但英雄无用武之地便毅然归隐。
48 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大家都向往这么一个纯净地方。
49 陶渊明描写的桃花源本是子虚乌有,不过是艺术家心中的理想世界罢了。
50 陶渊明忍饥、安贫、不仕要求自己还是卓有成效的,他常常以古代贫士的事迹来激励自己,每每到了无衣无食的贫困无助之时,充满了怨恨之情和自我宽慰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