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问之学虽博而有限,义理之学虽约而无穷。

相关句子

序号 句子
1 按苗人凤的说法,这《长白剑经》神奇招术,诡秘莫测,义理艰深,但一旦功成,天下剑术附拾皆可使用,却远非一般武功可比。
2 曾国藩开创的湘乡文派是建立在湖南固有的“情韵”和“义理”两个文学传统基础之上,也取决于湖南地域独特的地理和风俗。
3 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4 此非可以聪明思虑,力所能致也。然而得博学于文,以求义理。
5 聪明的人思考问题总是符合时势的发展方向,而愚蠢的人则是背着义理而动。
6 读经如果不探究其中的义理,只留心章句训诂,那就像买椟还珠一样,读再多也没用。
7 法师辩才无碍,风趣幽默,时常将深奥的佛法义理融汇于通俗易懂的言谈中,为佛教事业尽心尽力。
8 凡与人议论,务要色和词畅,非临时可勉强,大抵养定者色自和,理定者词自畅,义理虽是,而诚意未著,亦未能动人。
9 记问之学虽博而有限,义理之学虽约而无穷。
10 其错皆在逐末舍本、用奇舍正、尚虚弃实,只求一时急效而不计后果,沉溺于权谋而践踏义理。
11 其对于道学义理之发扬,则是存乎注文、传文当中,未尝敢凌驾于经典圣言之上。
12 其一,吾将为闯王兄修书一封给吴三桂,陈述义理及利害得失,同时可以善待吴三桂在京家人。
13 躯壳的我要看得破,则万有皆空而其心常虚,虚则义理来居;性命的我要认得真,则万理皆备而其心常实,实则物欲不入。
14 人情义理武士道毅力,被这些桎梏束缚的人生是多么滑稽,多么可笑!然而,正是在这些束缚之下,人生的价值才得以体现。
15 诗歌在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对佛禅义理的吸取和借鉴,也丰富了诗的审美趣旨。
16 书不成诵,无以致思索之功;书不精读,无以得义理之益。
17 他对于经学的诠释,改变了宋明儒者不明训诂、空论义理的学风,开创了明末清初新的经学研究风气。
18 他早年以大乘义理破斥小乘教说,极力称赞空宗之手段、气魄,又为空宗终归空寂而深感可惜。
19 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一人私见固不足尽,至于众人之心同一则却是义理,总之则却是天。
20 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人必不能便无是心,须使思虑,但使常游心于义理之间。立本处以易简为是,接物处以时中为是,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时中则要博学素备。
21 为移花宫主花无缺与苏樱晚年所收之弟子;自幼博览移花宫千卷秘笈,通晓并可娴熟化用天下武功义理,并擅各种机关、阵法、火器等秘艺。
22 文章要以义理意致为核心脊梁骨,气韵格调为筋骨,用典合宜为皮肤,华丽辞藻为冠冕。
23 我喜爱这本书的小巧玲珑、义理丰富、精简流畅、格调高雅。它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可以澄清人们内心的郁结焦虑;不但使人睁开他的眼,也能拓展人们的胸襟。
24 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
25 学者识得仁体,实有诸己,只要义理栽培。如求经义,皆栽培之意。
26 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求新意,心中苟有所闻,即命名札记,不思则还塞之矣?更须和朋友之助。
27 义理之学,亦须深沉方有造,非浅易轻浮之可得也。
28 其吾将为闯王兄修书一封给吴三桂,陈述义理及利害得失,同时可以善待吴三桂在京家人。
29 “志道”之学,指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自觉地追求儒家的道德境界,并以此作为立身处世的终极价值依据。
30 ……寻谪贵阳,独居幽寂穷苦之乡,困心衡虑,乃从事于性情之学。
31 谶纬之学是汉代的一种具有浓重神秘主义色彩的学术思想。
32 船山的经典诠释是一种身体力行之学,其悲怆而昂扬的人格美学是他用自己的坎坷人生演绎的生命颂歌。
33 词律研究也从传统的词谱、词韵的制定,转向领会词之文字声情的声调之学,具有文艺学性质。
34 丁氏的“仁学”思想摆脱宋明儒家的“心性”之学,建立儒学的伦理本位,具有强烈的时代和地域特征。
35 东汉以后,梁陈间顾野王著《玉篇》,大量汲取《说文》的精蕴,唐代兴起字样之学,《说文》成为正字标准。
36 对于圣人之言决不敢越雷半步,这种笺注之学虽存朴实严谨之风,却有机械、支离、牵强的特点。
37 佛学是生命之学。研究佛学,不是为了标奇立异,不是为了技能和温饱,而是为了庄严自己,超脱自己,为自己的生命找寻一个安顿的世界。浴佛节分享心得。
38 该文探讨了章句的特征及其与传、说、故等注疏体裁的差别,章句与章句之学产生的时间,以及章句之学兴盛和衰落的原因。
39 记问之学虽博而有限,义理之学虽约而无穷。
40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41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42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造句],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43 马一浮不认同诸子百家出于王官之学的说法,他认为,由于学习六艺者各有所偏重,往熟悉的方面一路,于是都仅得六艺之一二,不及其余,因此形成各有得失的诸子百家。
44 邵雍借天言人的学说,被程颢誉为“纯一不杂”的“内圣外王”之学,被朱熹称是“天挺人豪”构筑的“醉里乾坤”。
45 史官的王官之学是阴阳五行家的知识背景。
46 始皇帝焚书坑儒之时此书被作为养生之学而逃过一劫流落江湖。
47 他们认为,要明确中国思想学术的研究内容,首先应该抛弃传统的道统观念,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诸子百家之学,只要是在学术史上确有创见的思想学术,都应在学术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48 我当时刚念小学二年级,但在满收哥的心目中,已是不折不扣的孔圣人门徒,又因为我在课堂之外,从说书场上大得耳食之学,装满了一肚子故事,他就更觉得我超凡出众。
49 险恶如斯,虚伪如斯,竟大言不惭地奢谈解民倒悬?敢问诸位春秋以来三五百年,可有此等荒诞离奇厚颜无耻之学?有!那便是儒家!便是孔丘孟轲!
50 学者志不立,一经患难,愈见消沮,所以要先立志。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学者之患,莫大于自足而止。利害之端,常伏于思虑之所不到;疑间之萌,每开于堤防之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