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儒家恕道的核心。

相关句子

序号 句子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儒家恕道的核心。
2 杨过讲究量刑处罚,对于罪不致死者,只是出手薄惩,他自从娶了小龙女、有了杨若男之后,心肠更是软了很多,颇得恕道精髓,总给人留一线生机,改过自新。
3 此乃做书人持平之论;若是一概抹杀,便不成为恕道了。
4 努力按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求仁的道路就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5 鲁迅说过"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儒家恕道的核心。
7 古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我不该让别人去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活。
8 经常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 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10 那种视人生如流水、及时行乐的人生观是不可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 十、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12 倘能推己以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人之性情犹我之性情、人之饥溺犹我之饥溺,则又何远人之有,故仲尼无隐晦之言、荒远之说。
13 修身养德以德服人,身体力行以义服人,律行律心以信服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事用心以诚服人,文辞含蓄以善服人,明理笃行以理服人,人必学之。
14 修身养气以德服人,身体力行以正服人,严行律心以信服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事用心以诚服人,文辞含蓄以善服人,明理笃行以理服人,人人学之。
15 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
16 就此展开深入的反思与自省,就事论事善意待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17 君子不为已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况且人命关天,小居士不可轻视人命!
18 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俗话又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到底该为自己想还是为别人想呢?其实只要问心无愧就行了。
19 “和而不同”、“亲仁善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就是文明和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
20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来如风雨,去似微尘。万丈高山,起自微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2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
2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损人利己、损公利私的行为为社会所不容。
2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24 “古琴既受儒家中正和平、温柔敦厚影响,又讲究道家的顺应自然、清微淡远。
25 “和”与“同”、“中”具有深刻哲理关系。儒家伦理意蕴包含“执两用中”、“和而不同”两个基本方面。
2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儒家恕道的核心。
27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由立己达己的基础,成就立人达人的归宿,体现着内圣而外王的最高儒家理想。
28 “听一曲儒家的千古幽唱,感受那泰山名泉的心灵涤荡,把玩纸鸢蝶舞,招领龙飞凤翔,饱览山东新年新气象。
29 “志道”之学,指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自觉地追求儒家的道德境界,并以此作为立身处世的终极价值依据。
30 《庄子》一书遭到了以郭象为首的儒家注疏者长达一千七百年的篡改曲解,致使庄学奥义千古沉埋,鲜有知者。
31 安贫乐道是古代儒家所提倡的立身处世的态度。
32 谙熟曲阜旅游情况的陈国忠曾建议曲阜市搞一批“诗礼人家”,传承和展示儒家的文化精髓,将儒家文化引向城区,引向乡村,引入家庭。
33 按照班固等人的记载,东汉洛阳城是充分借鉴了儒家都城营造思想建立起来的。
34 碧眼狐狸是撕裂男权社会的恶魔,俞秀莲是恪守传统、压抑欲望的儒家女性,她们是玉娇龙身为官小姐与追求江湖梦的镜子两面。
35 不过,在儒家内部却有很大分歧,即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针锋相对。
36 不仅有规模宏大的佛教雕刻群,还有道教和儒家塑像群,这在中国早期各代石窟群中是罕见的。
37 诚信是诗圣李白的“一诺千金”;诚信是古代皇帝的“一言九鼎”;诚信是儒家学中的“事实求是”;诚信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坚守原则;不是固执死板,而是仁爱负责。
38 传统观点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派是否认死后世界存在的,或者说对死后世界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
39 春秋战国时代是个百花争放,百家争鸣的时代!而墨子初学孔孟之道,后来对儒家的等级繁琐礼乐等感到了厌烦,不学儒学而自成一派墨家学派。
40 淳熙三年,考亭先生朱熹与象山先生陆九渊相会于江西上饶鹅湖寺,二人为儒家正统辩论争持,为儒武优劣比武较技,以至互相嘲讽,不欢而散。
41 此类价值观来源于独尊儒术之前的“原本儒家”、孟子和荀子。
42 从“天人合一”、“体用一源”到“智的直觉”,是儒家思想能与时俱进而脱胎换骨的生机所在,也是贯穿儒家文艺美学发展的内在理路和思维方式。
43 从深层的文化心理到表层的器物制度,从钟鸣鼎食之家到引车卖浆之流,儒家德福思想宛如涓涓不竭的血液流淌于社会有机体的周身上下。
44 大抵说来,甩掉一个旅伴跟甩掉一个女朋友的方式差不多,都收是甩人嘛。奇怪的是大多数人甩掉女朋友的时候并无怜惜,在甩掉旅伴这事情上却表现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附体的样子,成为一个儒家代言人。
45 但在经世致用方面,湖湘学派竭力避免了传统儒家内圣外王理论的缺陷,表现出独特的经世风格。
46 当时割据势力中抱有登基称帝企图者不乏其人,之所以鲜有公开付诸实施者,并非由于儒家正统思想束缚,敬畏天命,只是顾忌有曹操这样一个强有力的人物存在而已。
47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
48 道、佛相争,儒家独霸,三门互不相让,都有吞九州天地之心,李十一为求武道,以杀立威,道佛儒皆可杀,杀一切阻挠之人。
49 道家讲究和谐,儒家讲究规矩,佛家讲究包容。我从太极中悟到:事情并没有好与坏,关键是看你怎么看。
50 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儒家虽然不完全反对法治,但认为礼治比法治更理想,主张以礼治为主,以法治为辅,将礼视为治国安民的根本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