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治造句

更新时间:2022-12-03 10:57
用吏治怎么造句,吏治的意思是什么?本页面为您提供2025年吏治的意思和收集了吏治的造句一二三年级例句供您参考。

吏治造句

序号 词语造句
1 “万历以来,主圣时清,吏治廉勤,民生康阜,纪纲振肃,风俗朴淳,粒陈于庚,贯朽于府,烟火万里,露积相望。
2 不过,整顿吏治很多时候需要“剜肉医疮”的勇力。
3 当然,这种反思和检讨,很像是郢书燕说,人跟老天错会了意,借着原本跟吏治不相干的灾异来说事。
4 道光皇帝并非不知吏治的弊端,可是,面对日益衰败、百弊丛生的无奈,他只好掩耳盗铃,听之任之。
5 对封建社会里以强凌弱,以众暴寡,虚伪欺诈的社会风气和吏治的腐败作了深刻的揭露。
6 更何况,“吏治”本身也包括对环保警察群体,若“治污先治官”不能得到优先落实,那么屋上架屋的机构设置就难堪大用。
7 更施行五均、赊贷、六?之法,本想抑强扶弱,奈何吏治腐败,五均、赊贷、六?大权均由富商大贾执掌,官商勾结,世道每况愈下。
8 吏治不讲,流弊甚多,惟身家念重,畏难苟安,以聚敛为才能,以废弛为节俭,以因循为镇静,以退缩为慎重,以调停掩饰为熟谙夷情。
9 吏治毁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贪污,二是与劣绅勾结而受贿,这两种情况都不是一个人可以办到的。
10 明达吏治,而缘饰以文雅,议法处令,务为宽平。
11 清朝初期,顺治帝接受了明朝灭亡的教训,更是为了安定民心,平息当时全国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他非常重视整肃吏治。
12 然而,假如吏治不严,纪律涣散,法纪废驰,那就一定会成为主流。
13 他对贪官的痛恨是无庸置疑的,他整顿吏治的决心也是无庸置疑的。
14 通过对“七门三堰”的始建者、两千年来的主要疏浚扩建者以及管理上的革新者等的考证与抉微,揭示“七门三堰”对后世吏治的启迪和警示意义。
15 下车伊始,考试观风,发策问弊,严察吏治,尊贤任能,革除贪墨,雷厉风行。
16 想如今朝堂之上,贪官如云,吏治不清,徐某只因家境贫寒,孝敬不起各处官员小吏,纵然有满腹文章,又如何?
17 在直隶巡抚任内,李光地整顿吏治、减轻税赋、赈济灾黎、解决旗汉矛盾等,做出显著成绩。
18 这样既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亦减轻了连带而来的吏治弊病。
19 主要表现在统一适用的法典被废除,吏治腐败,冤狱迭兴,野蛮残酷的刑罚复活。
20 作品对封建社会里以强凌弱,以众暴寡,虚伪欺诈的社会风气和吏治的腐败作了深刻的揭露。
21 且不说在长达十九年的宰相生涯里,权相李林甫已经将前几任留下的巨额府库盈余挥霍得一干二净,并且将吏治从朝廷到地方都败坏得百孔千疮。
22 张咏在崇阳四年,兴利除弊,整顿吏治,移风易俗,离任后,百姓在县西建生祠祀之,四时不绝。
23 组织部门要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原则,用人为民所用,尽快把“卖官”这个封建社会的吏治怪胎扫进拉圾箱。
24 之后的先秦改革家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等等,也无不是以奖励耕战,抑制豪强,整顿吏治,特别是推崇法治,从而都达成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25 虽说自己书没读好,但从小跟在父亲身边,了解民生,熟悉吏治,以及吃苦耐劳,习于交接,却不是那班埋首窗下,不通世务的书生可比。
26 再将不法役者尽皆弹劾,除残去秽,吏治以澄!
27 当考核、问责体系“网漏吞舟”,对缺岗听之任之,吏治注定会处于失序状态。
28 这段时间以来,以无忧谷为首的清流派和以李氏家族为首的权谋派,在地方吏治上的矛盾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好不容易有了这样的机会,自然是乐得痛打落水狗。
29 他好大喜功,崇尚奢靡,晚年专宠和珅,终至吏治败坏,贪污成风,从此大清步入衰世。
30 在这之前,他们在宿豫、雎宁两县先后进行过以公开、公平、公正来克服吏治腐败和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公推。

吏治的意思

词语 意思解释
吏治

词语解释:

吏治lìzhì

(1) 旧时指地方官吏的作风和治绩

yonGShijIaoYu.cN 在线部首查字例:澄清吏治英:administration (good,bad) of officials

引证解释:

⒈ 官吏的作风和治绩。

引《史记·酷吏列传序》:“汉兴,破觚而为圜,斲雕而为朴,网漏於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於姦,黎民艾安。”
唐张籍《祭退之》诗:“学无不该贯,吏治得其方。”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我便和他谈些官场事情,问些苏州吏治。”
欧阳山《三家巷》四:“当下有人主张刷新吏治,有人主张改选国会。”

国语词典:

官吏治事的成绩。

词语翻译

英语:style of governing (of minor official)​, achievement in office

网络解释:

吏治

吏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lì zhì。是旧时指地方官吏的作风和治绩。《史记·酷吏列传序》、《汉书.卷八.宣帝纪》等书均有相关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