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60岁才考上了进士,真是大器晚成啊!

相关句子

序号 句子
1 报纸上形容王老爹说:"老爹笔耕数十年,金鼎获奖,大器晚成。"。
2 而它不但强烈而清晰地表达了亲子之爱和信念,而且讲述了两个男人如何通过婚姻一个出乎意料地大器晚成,另一个与来自田纳西州的黑人女性非法结合得到上帝的恩典的故事。
3 那些被骂百无聊赖、大逆不道之人真是百口莫辩,一旦他们有了上进心教学相长,肯定会大器晚成。
4 三国时的吕蒙,年少不知读书,后来猛醒发奋,最终大器晚成。
5 三国时的吕蒙,年少不知读书,后来猛醒发愤,最终大器晚成。
6 有的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有的人则年纪大才绽放光芒,大器晚成。
7 这位画家大器晚成,年轻时毫无名气。
8 自古以来,少年得志的固然多,大器晚成的也不少。
9 林应成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物,宋度宗成淳中期与长子林栋同年登第,一时传为佳话。
10 只要能成材,大器晚成也未尝不可。
11 我这小孩是笨鸟慢飞,盼他可以大器晚成。
12 老师说像宋代苏洵就是个大器晚成的人。
13 爱德华托马斯是诗歌界的大器晚成者。
14 舅舅四十多岁了才当上院长,真是大器晚成。
15 章学诚是大器晚成的一个典型。
16 谈到她的高中经历时,莉顿说:"当时我不火,我属于大器晚成吧。"。
17 第三组,即那些在研究期间才有性侵略的人,看似"大器晚成"。
18 40岁了,在事业上还没啥建树,这还叫大器晚成吗?
19 历史上大器晚成,中年以后才成就事业的例子,不胜枚举。
20 你别瞧不起人,铁杵磨成绣花针,只要有心,哪怕大器晚成!
21 村上春树大器晚成,29岁才写他的第一部作品。
22 他60岁才考上了进士,真是大器晚成啊!
23 为什么有的人比他人大器晚成?
24 柯川有点大器晚成,起步晚且犹豫不决.
25 最终,就连艾伯特,这个大器晚成的家伙,也离家出走了.
26 大器晚成者年轻时往往业绩平平.
27 天资聪敏,刻苦耐劳,向往自由变化不定,属于大器晚成的类型。
28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29 而且从他的履历上看,他小学没读完就辍学了可以说是个大器晚成的人。
30 可以,怎么不可以,要知道勤能补拙,我们中国有一个老画家叫齐白石的,他也是大器晚成!
31 有种时光,叫岁月静好;有种坚持,叫永不服输;有种成功,叫大器晚成;有种爱情,叫奋不顾身;有种旅行,叫说走就走;有种祝福,叫元旦快乐!
32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33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德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34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
35 ——莲妹子,女大不中留呀,人还没来,心就嫁过来啦!——莲妹子,山好要四面看哟,杜师傅大器晚成,莲妹子早花先发,俗话说人勤日子旺,家和万事兴。
36 我们只知道那些最终有所成就的“大器晚成者”;然而我们却不知道那些在幼年失去支持和关注的潜在的“晚成者”最终未能成功。
37 田鹤仙大器晚成,此时他的绘梅技艺又有了质的飞跃——“梅花弄影”一曲唱响,戛戛独造,惊艳了瓷坛。
38 苌印昌对文化的执著,对他的后代影响深远,他的儿子苌楚裳、苌楚霖都是秀才,五个孙子也都成为秀才,曾孙苌仕周考中进士。
39 代宗在御案翻开了一沓进士卷子的最上面一张,开卷有益,第一张卷子便看得代宗飘飘然。
40 当时还流行一种给男方的所谓的“系捉钱”,为钓到“进士婿”,有的富商甚至会拿出千余缗的“系捉钱”来诱惑,自愿上钩者亦有不少。
41 第一个,自然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眉州眉山人,科举进士,以诗、书、画名标青史的大文豪,几度宦海沉浮,仍旧保持着豪迈洒脱的风度。
42 方守业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坐在长凳上大马金刀,可就是这样一个粗犷的人物,却是一位进士,也是玉海府的正五品府将军。
43 龚春幼年曾为进士吴颐山的书僮,他天资聪慧,虚心好学,随主人陪读于宜兴金沙寺,闲时常帮寺里老和尚抟坯制壶。
44 官报厅在学士府的正南面,两边的木板墙上就贴满了当时的捷报,有中举人的捷报,有中头等状元的,也有中进士第四名的捷报。
45 还有格言、箴言、学田、学山、进士题名等碑,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内容、经费来源和人才培养情况。
46 几日前,他府上的常客康有为,康大学子,可能是觉得自己写了那么好的策论都没中进士,心中有些怨气;又或者,这位先生是想学学清流泣血上书,针砭时弊。
47 讲到长安城外泾河边,两个贤人,一个渔翁叫张梢,一个樵子叫李定,两人是不登科的进士,能识字的山人。
48 就这样,两人结婚了,男人勤劳耕作,女人用心持家,后来他们生了五个儿子,并送他们读书,五个儿子都考上进士,其中有一个做到丞相,一个作了大将军,他们这叫五子登科。
49 康熙皇帝对陈廷敬有“房姚比雅韵,李杜并诗豪”的评价,乾隆皇帝亲书“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对陈氏家族予以褒奖。
50 李琅以前写穿唐文那会曾查阅过一些资料,记得大唐天宝四年乙酉科进士试题,就跟这个题材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