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5月,皇族内阁成立,岑春煊对此更为失望,称此局面为“吏残于上,民怨于下,譬犹厝火积薪,不可终日危亡之势,尽人皆知”。

相关句子

序号 句子
1 既同处厝火积薪之会,当愈励挥戈返日之忠。
2 这无疑是厝火积薪,你就不怕吗?
3 汉文帝时兵木无刃,家给人足,贾谊犹以为厝火积薪之下,不可谓安。
4 今国中灾民成群,如厝火积薪,若被徐温老贼探知必起倾国之兵伐我,若民起内讧响应,亡国在即也。
5 、1911年5月,皇族内阁成立,岑春煊对此更为失望,称此局面为“吏残于上,民怨于下,譬犹厝火积薪,不可终日危亡之势,尽人皆知”。
6 马加爵事件不是一朝一夕炼成的,厝火积薪,最终把自己烧死的事不是没有。
7 败则心情恶劣,茶饭不思,心惊肉跳,惶惶而不可终日,最后人财两失。
8 船舱中四五个黑影缩在角落,瑟瑟发抖,好似冬日里蜷缩在树洞中彷徨而又不可终日的小鼠,似乎在害怕什么。
9 此时有一班三学生,平日痛恨贾似道蠹国殃民,却无法以除他,今见圣上要他筹策,便乘势奏道“势危至此,不可终日,若再迟延,恐寇氛有警乘舆。
10 大人物岌岌不可终日,持霹雳杵驾着一头紫色的蛮兽飞奔向回生崖。
11 如今国势颠危,岌岌不可终日,我若徒守礼之节文,终丧三年,这国事还有可为吗?那才叫作弃义背礼呢!空守着这终丧三年之节文,不过徒为后之君子所讥笑罢了。
12 三大战役结束后,蒋家王朝的统治已是岌岌可危,不可终日。
13 他怀疑自己得了白血病,忧心忡忡,不可终日。
14 一连几天,新闻里不停的播报有人被杀的新闻,市的居民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15 三大战役结束后,蒋家王朝的统治已朝不谋夕,不可终日。
16 、1911年5月,皇族内阁成立,岑春煊对此更为失望,称此局面为“吏残于上,民怨于下,譬犹厝火积薪,不可终日危亡之势,尽人皆知”。
17 宣和七年冬,金人来侵,州将以下惶惧不可终日,只有姚孝锡投床熟睡,不以为意。
18 你总是惶惶不可终日,感觉整个生活都被它所占据。
19 义军进逼京城,吓得朝廷官僚们惶惶不可终日,崇祯上吊,皇城禁军作鸟兽散。
20 在逃的犯罪分子往往过的是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
21 躲在掩体里的敌人惶惶不可终日。
22 现在道高一丈一,谁在惶惶不可终日?
23 紧接着革职锁拿,抄家追赃,皇亲国戚也不能幸免,贪污官吏惶惶不可终日。
24 我宁可参加工作不可终日无所事事。
25 其时,个旧盗匪窥伺,岌岌不可终日。
26 这是一场衰退,一段低迷,是对人类行为造成的后果的必然修正,我们没必要因信贷紧缩惶惶不可终日。
27 事实上我就知道,有些基督教徒确实相信基督复临巳经迫在眉睫了,我还认识一位牧师,他把他的教徒吓得惶惶不可终日,说什麽基督即将来临。
28 李斯建议秦二世进行高压统治,让臣民遑遑不可终日,只求苟且偷生,而他自己也遭受最残酷的刑罚处置,并被杀掉三族。
29 特别是其嫡系部队第二师,多是从北方带来的老兵,携家带眷,生活困难,遑遑不可终日,以致激起哗变。
30 如果我们认识了以上这些矛盾,就知道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皇皇不可终日的局面之下,处在怎样一种混乱状态之下。
31 通过认识这些引起革命高潮的各种矛盾向前的发展,就知道了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皇皇不可终日的局面之下,处在怎样一种混乱状态之下。
32 急着恋爱,急着结婚,急着抓住什么。惶惶不可终日,到了最后,忘记了自己是谁。
33 每个人都无比关心自己和至亲至爱之人心脏的健损,以至于稍有危疾就惶惶不可终日。
34 每个人都无比关注自己及至亲至爱之人心脏的健损,以至于稍有微疾便惶惶不可终日。
35 这办法对维护社会治安非常有效,小偷小摸、流氓阿飞、搞破坏想沾集体便宜的坏人,个个如丧家之犬,夹着尾巴做人,惶惶不可终日。
36 那次的印象也确是可怕和深刻的,行刑的第二天和许多天以后,主教还表现出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
37 而伤势痊愈后,这赵无尘又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生怕那位法力机谋俱超自己的四海堂主,挟嫌暗中报复,便整日惶惶不可终日。
38 他追讨国库欠款,逼得老臣上吊,皇子王爷到前门大街变卖家当,令满朝官员惶惶不可终日。
39 北京“八校因政府积欠经费九个月,同人生计困绝无法维持,学校本身尤岌岌不可终日。
40 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也,而岂天道哉?
41 何为一旦举旌璟,援桴鼓,而北面相抗者,何哉?实以畏惧危亡,恐招祸害,捐躯非义,身名两灭故耳。
42 今后,谁能解救祖国于危亡,使民众安居乐业,即馨香祷祝之。
43 面对“虎视鹰瞵”“瓜分豆剖”的民族危亡局势,孙中山把他建立的革命团体叫做“兴中会”。
44 面对外敌的入侵和民族的危亡,他积极奔走呼号,倡导开发民智、启发民众爱国觉悟。
45 面对着“虎视鹰瞵”、“瓜分豆剖”的民族危亡局势,孙中山把他建立的革命团体叫做“兴中会”。
46 气魄,使中国文明保持了饱满的文明正义的资本,从而在危亡关头敢于大无畏的面对任何强敌。
47 清朝末年,内忧外患,国无宁日,人民渴望有安邦定国的志士出现,挽救民族的危亡。
48 我国当代有一名爱国墨客叫伸本,他遭诽语被流放后,有力救济危亡的国家,悲忿过分,因而投江自杀,以生就义。
49 既奉宣传,相顾失色,以其危亡可翘足而待也。
50 清朝末年,内忧外患,国无宁日,人民渴望有安邦定国的志士出现,挽救民族的危亡。2、除恶务尽,否则国无宁日,贻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