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德所体现出的忠义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在传颂和宣扬的精神,无数圣哲先贤和民族英雄都为我们诠释了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和可贵精神。

相关句子

序号 句子
1 村子里的人为了纪念这位舍生取义的勇士,筹建了他的铜像。
2 多少革命烈士,前仆后继,舍生取义,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
3 该革命家告诉法庭,为了世界和平他将舍生取义。
4 革命先烈们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舍生取义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5 革命先烈为了心中理想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甚至甘愿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6 君子最重名节,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在所不惜。
7 没有革命先烈的舍生取义,哪有后来的民国肇建?
8 人人心里饱涨着一股热流,直觉得未来就是一个战场,谁都可以去忘我忘怀地舍生取义,成就一番夙愿,满脑门充满了为主义奋斗献身的神圣感。
9 如果你一直追问,它就说“舍生取义”、“朝闻道夕可死矣”。
10 儒家作为主流文化,其思想核心为提倡“仁爱”、“克己复礼”、“舍生取义”等,注重“三纲五常”“四维八德”以及“八目”的个人修养。
11 少侠就不必谦虚了,我听说江湖侠客都是救人于水火不喜自夸,浩浩深恩不求回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国为民,肝脑涂地。
12 生命是不确定的,我们惟有分分秒秒地把握,把每一个日子都当成一个快乐而充实的节日。生命是宝贵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但正是由于它的宝贵,我们更应当在适当时毫不犹豫地舍生取义,使生命这一块被烧热的锻
13 死,是对生的告别,或者永别,而对于这种告别,我们也只能选择舍生取义,而唾弃贪生怕死。因为,平庸的生,不如壮烈的死;痛苦的生,不如安乐的死;屈辱的生,不如尊严的
14 他的信仰尽管如此,就在他要舍生取义之时,不免有所怀疑,或是被死亡的恐惧所掌控。
15 万众一心、同心协力、共同御侮的社会大团结精神;勇往直前、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气概。
16 为什么勇敢?因为勇气,人们学会了敢做敢当;因为勇气,人们懂得了舍生取义。因为勇气,人们明白了救人于危难之间。勇气的进一步是勇敢。
17 要在实践中使之转化为公民的自觉行动,必须加大教育引导力度,激励公民道德实践与追求;必须强化约束规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大力褒奖道德典范,培育公民"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18 勇士舍生取义只经历一次死的痛苦。
19 在灾后的营救行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舍生取义的英雄模范,他们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宣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精神,是任何大灾大难都击不垮、打不倒的。
20 这里有铁骨铮铮侠骨柔肠的本色男儿,也有舍生取义杀生成仁的升斗小民,有肝胆相照一诺千金的兄弟情谊,也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儿女情长……
21 只有那些舍生取义、功在社稷的忠义烈士,才有资格被奉祠在忠烈祠中。
22 忠德所体现出的忠义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在传颂和宣扬的精神,无数圣哲先贤和民族英雄都为我们诠释了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和可贵精神。
23 做大事者,应有忠肝义胆之豪情、舍生取义之本色。
24 每个人都有两面性,一面天使,一面魔鬼,有些人乐善好施,舍生取义,有些人以身试法,善恶不分。
25 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26 如此舍生取义的精神实在感人肺腑……
27 狼牙山五壮士面对巍峨的高山临危不惧,在大敌当前众志成城,毅然决然的将敌人引上顶峰,歼灭敌人,这种舍生取义的豪情壮志令我们不得不折服。
28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不都是读圣贤书者所当为?
29 有纵横捭一言兴邦者,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者。
30 舍己救人失双腿,誉满乾坤为最美。命悬一线众思牵,舍生取义心不悔。修身律己德载物,大爱无疆善若水。正气浩然荡九州,经典传承功至伟。
31 这种精神,与孟子提倡的“浩然之气”、“仁者无敌”、“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舍生取义”异曲同工,相映生辉。
32 一个人心里有爱,才能为天下苍生舍生取义,如果连对爱人都要施恩望报,是很难让他心甘情愿为不相干的人去牺牲的。
33 陈忱作为一位颇有民族气节的爱国文人,在满清入主中原后仍然眷怀故明,把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倾注在小说之中。
34 此板块凸显出人们对女性贞节和民族气节的坚守。
35 从秦统一邯郸一战的人民举国上下齐齐赴死,到五胡乱华的斩胡令,民族气节从未中断。
36 抵制日货是一种民族气节,是一种民族意识的呼唤,是一种经济制衡的手段。
37 丢掉了民族气节的人,不要说做个真男人,他根本就不是人!
38 更要激励民族气节,反对动摇变节,提高对敌斗争的勇气,树立必胜信念。
39 即使过着断齑画粥的日子,也不能失去民族气节。
40 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林青山的扮演者刘小锋说自己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但因为个人崇拜叶问、霍元甲这些有民族气节的人,就放胆一搏。
41 历史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内容上,包括民族自豪感、文化、民族气节、伦理道德、国情、团结统一等多个方面;
42 另外,以洪熙官、方世玉、叶问为主角的电影,也时常与“反清复明”的民族气节以及对抗外国侵略的爱国情操联系在一起,处处流露出一种革新抗争的精神气质。
43 那些见利忘义的小人,丧失民族气节的败类,常常以敌为友,甚而认贼作父。
44 其笔下所绘出金戈铁马、百万披甲,那些极具民族气节的情节,往往令众多观者为之热血沸腾不能自已,恨不得自己也前往那段铁血丹青的时代。
45 其中伦理道德的冲突又包括贞节观念及民族气节的冲突。
46 石像儿女所表现出的崇高民族气节、赤诚的爱国情怀、顽强的革命斗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我们奋勇前进。
47 汪精卫丧失了民族气节,成了可耻的汉奸。
48 文天祥这一次出使,一反以前南宋使节的奴颜脾膝,苟且偷生的态度,捍卫了民族的尊严,表现了宁死不屈的高尚民族气节,谱写了一曲流芳千古的民族正气之歌。
49 我祖父讳名凌从古,一个朴实无华的普通农民,也是深明大义极具民族气节的爱国者。
50 由于丞相陆秀夫背负帝?殉节,奇石成为民族气节的寄托景物,透过奇石的摩崖石刻,可以窥见很多奇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