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高句丽屡遭隋军剽掠攻击,自己又主动毁坏稼禾,实行坚壁清野,虽顶住了隋军进攻未致亡国,但三年不种稼穑,野无青草,举国饥荒,亦举动困弊,难以招架。

更新时间:2022-12-04 08:47
同时,高句丽屡遭隋军剽掠攻击,自己又主动毁坏稼禾,实行坚壁清野,虽顶住了隋军进攻未致亡国,但三年不种稼穑,野无青草,举国饥荒,亦举动困弊,难以招架。

相关句子

序号 句子
1 彼为戎首,乃谓其曲在我,我欲玉碎,又非环境所许,国尚未亡,而痛苦实逾于亡国之民也!中正从事革命以来,饱经忧患,奇耻大辱,无若今兹。
2 陈忱作为一位颇有民族气节的爱国文人,在满清入主中原后仍然眷怀故明,把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倾注在小说之中。
3 当然,光绪没有夺权的想法,他主要是怕亡国,认为列强瓜分的危险就在眼前,“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所以迫切要改革。
4 帝王因为宠幸女子而亡国的先例数不胜数,夏桀之妹喜,商纣之妲己,幽王之褒姒,就连先汉的孝成皇帝,也留下了‘燕啄皇孙’的话柄。
5 蒋介石一生倚仗外援吃饭,与淞沪会战一样,首先想到的是保存自己的战法,然后以杂牌用一种自杀亡国式的堂堂之阵来迎合日军轰炸。
6 金学铁现身说法,用朝鲜亡国的血泪事实,用日军在中朝土地上的血腥罪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本质,情词恳切,言之凿凿。
7 孔融又跳出来唱反调,说天上有酒星,地上有酒泉,人间有酒德,酒怎么可以禁?再说从古以来就有因女人而亡国的,怎么不禁女人?这些话,当然让曹操很不受用。
8 吕留良、金圣叹等后人因何发配宁古塔?……无数的秘密,在大清亡国之后,在这一片血雨腥风之中,等待着一层一层地揭开。
9 明朝末年,黄钟毁弃,小人当道,亡国是必然的结果。
10 南唐后主李煜当太子时就喜欢填词,当了皇帝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专门研究写诗填词,即使在他亡国被俘的时候,也即景生情,写出很多感人的词作。
11 内荒於色外荒禽,可叹四海沸呻吟;我曹本是海客,洗耳不听亡国音。
12 庞静,良城城主,身拥大地八级的实力,原本魏国骁将,后来战败亡国后受到了大将军蒙恬的赏识,成为良城的城主,这个人人称笑面虎,是个口蜜腹剑的家伙!
13 秦乃是虎狼之国,是天下之大患,此患在,我国无宁日,今连年大战,我国力疲软,如若继续联秦抗击三国,我楚国以亡国也不远了!
14 清顺治帝死,大臣设幕哭临;金集合儒生百余人赴孔庙行哭,上揭帖请逐酷吏任维初,实则抒发亡国之恨。
15 所以历史上亡国败家的原因,每每归咎女子。
16 他们或被安置在辽东,被唐朝廷利用来镇抚亡国之民,或作为番将,凭军功辗转进入禁军系统。
17 他议论宫闱里的事,肆口讥讽,卖弄学识,妄比先朝亡国故事,甚或出试题也暗含讥讽,谤君自标,奴才也以为不能恕。
18 同时,高句丽屡遭隋军剽掠攻击,自己又主动毁坏稼禾,实行坚壁清野,虽顶住了隋军进攻未致亡国,但三年不种稼穑,野无青草,举国饥荒,亦举动困弊,难以招架。
19 外强欺凌,民族生存与兴亡的矛盾更为激烈与突出,不甘亡国亡种的仁人志士,“愤政府之昏暗,悲列强之侵陵,人人有亡国灭种之惧。
20 亡国的君主,并不是他一个人的罪过;会治理国家的君主,也不是靠他一个人的力量。
21 依我看来,中国的教育,不但不能救亡,简直可以亡国。
22 勇敢的国民,一经览到二十一条件,群以为亡国惨兆,就在目前,于是奔走呼号,力图挽救。
23 犹记伦敦奥运会时,刘翔悲情摔跤,举国震惊,甚至不少人莫名跑到正发自拍照的女明星微博下骂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4 犹太人亡国后,国家支离破碎,人民流离失所。
25 早年强调日本侵略中国,提出亡国之“二十一条要求”,并以最后通牒方式逼迫中国接受,即所谓“五七国耻”,逐渐为强调袁世凯为了实行帝制,屈服日本要求之所谓“五九国耻”所取代。
26 张炎、王沂孙等人抒发的是宋社既屋的亡国之痛、遗民故老的黍离之悲,这种情感很难落实到具体的事件之上。
27 这段刻骨铭心的亡国仇恨,让句践寝食不安,日夜想着怎样报仇雪恨。
28 这段刻骨铭心的亡国仇恨,让句践寝食不安,日夜想著怎样报仇雪恨。
29 这些既道出了他内心深深的亡国之痛,又表现了他苟且偷生的惭愧挣扎,内心矛盾非常激烈。
30 正气歌!慷慨激昂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操,如醍醐灌顶一般,将在场的每一个人深深打动,三百年前的亡国之痛与今日国家局面何其的相似。
31 中国人凭什么没有亡国?不怕死保家卫国的精神!有朝一日,如果再起战事,国家有生死存亡,百姓有覆巢破卵之危时!我相信国人都会英勇一战!。
32 重生为大蜀皇朝的亡国公主,这一世,绝不再潦草的死去!娇贵生活泡汤,她还有商业精英的。
33 燕国本来就没有多少法家拂士,强将劲卒,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燕王喜和燕丹又是这般赏罚不明,亡国是迟早的事。
34 历代帝王凡骄奢淫逸不问国事的,无不以亡国告终。
35 张唐就是因为最后的两位皇帝穷奢极侈,好大喜功,才落得亡国灭族的下场。
36 对于历史的博学,使得风雨很清楚萧墙之祸的危害,无论如何要自己一手挑起内战让外敌有可乘之机、使圣龙有亡国之祸,是冷静下来的风雨所做不到的。
37 现赵国趁秦国虚弱之际从背后下手,秦面临亡国之际,万望齐王施以援手,秦国人民必将感激涕零。
38 康熙娓娓而谈,说到了前明亡国的教训,尤其是把皇子们分封各地为王,以致成为一群只知道吃喝玩乐的酒囊饭袋,一旦国家有事,连亲兄弟都指望不上。
39 臣读《礼》至宣尼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使子路出延射曰溃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于射也。
40 然而此人胸无大志,不顾国难当头,只知拼命享乐;始终误国坑民,导致亡国大祸!
41 太祖又鉴于隋、唐君主大权旁落藩镇,导致衰亡,又以宋代内重外轻,以致外侮纷至沓来,亦导致亡国。
42 卫懿公的爱鹤失众,是典型的玩物丧志,最终导致亡国是必然的。
4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
44 可惜他这个皇帝是傀儡,如他说话算数,制止北伐计划,修边固防,诸葛亮不会积劳成疾,西蜀也许不会很快亡国。
45 特别是,他用声色犬马的方式回应李煜要拜他为相的愿景,完全是因为他看到了帝国的末路,不想做亡国的丞相,莫不如在耳目之娱中做吃等死。
46 古今中外因生活作风上不检点而导致亡国败家的事例不胜枚举。
47 在史可法纪念馆门前,“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的对联吸引了不少游客。
48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49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著名民族英雄史可法的浩然正气为世人所景仰。
50 “纸上谈兵”以亡身、亡军,“扪虱而谈”以亡国,惨痛的历史教训,无不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