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云缠雾绕灰蒙蒙的一片,可惜那天是阴天看不到日出,只能看到缕缕红霞朦朦胧胧的。我们怀着遗憾的心情下山,到了半山腰抬头看也是雾,低头看下面也是雾感觉置身于仙境之中都看不清泰山的真面目了。使我不禁想到苏

更新时间:2022-12-04 08:36
天空云缠雾绕灰蒙蒙的一片,可惜那天是阴天看不到日出,只能看到缕缕红霞朦朦胧胧的。我们怀着遗憾的心情下山,到了半山腰抬头看也是雾,低头看下面也是雾感觉置身于仙境之中都看不清泰山的真面目了。使我不禁想到苏轼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相关句子

序号 句子
1 比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的柔美婉丽等。
2 从诗歌表现艺术的角度考察,南行诗昭示出苏轼诗歌创作若干特征的端倪,也显露了他在诗歌创作初起阶段的稚嫩和不足。
3 从苏轼一生虽然宦海沉浮,但身处顺境,不骄不躁,陷入逆境,不恨不怨。
4 大家心目中的苏大才子,文采风流千古第一,而在感情中,大才子苏轼一生中有三位贤惠的伴侣,更为巧合的是他的三位夫人的姓氏都一样。
5 大文豪苏轼书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意态丰腴、结体稳秘、横轻纵重,书法的潇洒奔逸、豪迈不羁与文章的隐逸高蹈、委运乘化相得益彰。
6 定风波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7 定风波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 
8 多生绮语磨不尽,尚有宛转诗人情。次韵僧潜见赠·苏轼。
9 而谈到曹操临终的分香卖履,易先生不惜与苏轼抬杠,赞其为“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由此得出对曹操的总评价“可爱的奸雄”。
10 而在此词里,苏轼盛赞熟妇弹奏的筝声,哀怨动人,非人间所有,只能是出自像湘水女神那样的神灵之手。
11 放榜时苏轼早已知道自己金榜题名了。
12 刚说到苏轼,我想起韩寒抨击苏轼,说写的不知道东西,说他们就是把文字串起来故意让人看不懂那就叫词。
13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 
14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 
15 尽管我们一直有文以载道、歌以咏志的文化传统,但是也不排斥清新幽默的思想表达,古代如苏轼,近代如林语堂,都喜戏谑笑谈,并成为佳话。
16 举止癫狂,人称米颠,行草得王献之笔意,用笔俊迈,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宋四大家”。
17 据说,一代文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去世时,天空电闪雷鸣,甚至有一道闪电还击穿了其卧房,直达苏轼床边,而此时,苏东坡刚刚死去。
18 李白说:床前明月光,光棍要成双。苏轼说:枝上柳绵吹又少,光棍也要寻芳草。孟浩然说:冬眠不觉晓,处处光棍吵。我说:光棍节来到,祝你一切好!
19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 
20 临别那天夜晚,苏辙送到船上,苏轼旧病复发,苏辙也终夕不寐,于是对兄长朗诵起陶渊明的诗劝其止酒。
21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 
22 那一朵朵芦苇花,从窗户飘进人家里,落在桌子上、椅子上、灶台上。落在墙角的芦苇花,聚集成毛茸茸的一团,经风一吹,一张一合,让人想到了宋代词人苏轼描写杨花的的词句“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23 南宋辛弃疾继承发展了苏轼对词进行的改革,所以送别友人也成为稼轩词的主题之一。
24 难怪宋朝苏轼曾发出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由衷感叹。
25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 
26 前三人的书法,苏轼丰腴跌宕,天真烂漫;黄庭坚纵横拗崛,昂藏郁拔;米芾俊迈豪放,沉着痛快,自古以来备受推崇,列于四大家,向无异议。
27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趣被无情恼。苏轼 
28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 
29 宋苏轼曾有《留侯论》一文,认为张良有大智大勇、能“忍小忿而就大谋”,正是黄石公教育指点的结果。
30 苏轼笔底生花,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文学遗产。
31 苏轼贬官时,王安石在朝。
32 苏轼的词里包蕴着强烈的爱国情感。
33 苏轼开口道,血肉崭然裂开千道在他身上!这里是无天无地之所,一介凡人又怎在这里吸吐混沌之气,开口说话。
34 苏轼扭头望去,但见得街头过来一人,约莫二十开外,油头滑脸,衣衫不整,却是一脸的喜悦之色。
35 苏轼认为那道士就是夜半飞过的孤鹤,就在《后赤壁赋》中渲染了这个迷离恍惚的道士化鹤的幻觉《苏轼文集》卷一。
36 苏轼诗文,豪迈奔放,犹如天马行空。
37 苏轼雅人深致,富于文人气质。
38 苏轼一生多次被贬谪。
39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身行万里半天下”,写下了多姿多彩的游记散文。
40 苏轼一生没有女儿,都是儿子,如苏迈,苏迨,都是走字底,按照古人的性格和剧情需要随便捏造了个苏莲。
41 苏轼有相当的阅历和涵养,当他遭受别人的轻视时,并没有暴跳如雷、大发脾气,而是很自然地按照着自己的计划,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去在意别人的态度。
42 唐代大诗人高适“亭上酒初熟,厨中鱼每鲜”,苏轼有词“左海门前酤酒市”为涟水酒业繁荣兴旺的生动写照。
43 天不容伪。出自: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虚伪的言行,天道不容。
44 天空云缠雾绕灰蒙蒙的一片,可惜那天是阴天看不到日出,只能看到缕缕红霞朦朦胧胧的。我们怀着遗憾的心情下山,到了半山腰抬头看也是雾,低头看下面也是雾感觉置身于仙境之中都看不清泰山的真面目了。使我不禁想到苏
45 天涯何处无芳草,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 
46 天子震怒,遣校尉拿苏轼来京,下御史台狱,就命李定勘问。
47 王弗聪明沉静,知书达礼,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
48 为显示亲近,沈括还要求苏轼把他到杭州这几年所作诗文让自己拜读一下,苏轼正沉浸在友谊的醇醪中,便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49 我在“流水落花春去也”中感受到了李煜人生沉浮的无奈;我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体味苏轼壮志难酬的压抑;我在“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中聆听李清照国破家亡的心语!
50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历程中最为重要的事件。它不仅让作者对于社会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也继而影响到作者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