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更是学生的表率。

相关句子

序号 句子
1 本文就当前杜甫研究界的现状,提出杜甫研究中讲求谨严治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 陈教授一生严谨治学,德高望重。
3 陈景润叔叔的治学精神实在令人佩服。
4 登封嵩阳书院的将军柏,倍显胸襟阔大,让你领悟广采博纳方可成其大的治学之道……
5 佛与道,源自不同,但开卷有益,博古通今,不落窠臼,也是治学之理。
6 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更是学生的表率。
7 考察其代表人物戴震、阮元各自的学术主张与学术实践,比较二者的同异之处,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汉学治学宗旨的科学性与局限性。
8 科学家们总是研精覃思、严谨治学。
9 刻苦读书,积累资料,这是治学的基础。
10 力争通过对其小说批评研究方法的分析,探讨和归纳其夹杂丰富考证学因素在内的文艺批评观,继而对其治学方法提出评判,深刻挖掘其文艺批评观的内涵。
11 求知治学先治史,读史究史明知今。治史知史明现状,以史为镜信坚定。中国简史人人读,改革开放信坚定。科学发展三代表,与时俱进跨越行。
12 阮元在学术思想上虽然受到戴震的影响,但治学的侧重点和戴震显然有别。
13 时至今日,他们的治学理念和办校实践仍然为高等教育学界所称道。
14 他的权威性格和成就动机,社会取向和工作气质,表现了他的治学精神具有广泛的视野和信念。
15 他那持之以恒的治学态度受到人们的钦佩。
16 他同时具有创造性想象力和真正的治学谨严学风.
17 他一丝不苟严谨治学,他常说做每一件事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要用心去做。
18 我的期待目标是透过严谨的治学方式,结合闪语文献学和现在语言学。
19 物候学家竺可桢严谨的治学态度令人赞赏。
20 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21 因其家族人士治学风气甚浓,知书识礼,学问渊博,在乡村之中颇有名望,颇受村民尊重,故地位极高。
22 俞樾向以朴学家驰名,而公羊学思想可以说是他治经治学的指导思想。
23 在将军看来,学习中国书法不仅能够实践“弘扬国粹,振兴中华”的理想,更是学习古人“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当,为我所用”的治学态度。
24 在这种学术氛围下,章学诚没有追随时尚,而是另辟蹊径,在史学、文学、哲学、教育学方面都有所建树,这源于他学术汇通、经世致用的治学宗旨。
25 张教授不只是传授学问而已,他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更是学生的表率。
26 这篇《鹅湖之会》流荡的文史之气,断非寻常的风月笔墨所易取代,曹先生治学的优长也恰能表现在这里。
27 这三条原则背后,则是一条总的治学准则:既然论证的百发百中是不可及的理想,作者就应该把读者看得比自己高明,才会少出错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惕心,永远是学者的美德,为的是少一点撒冷人式的愚昧和偏见。
28 治学谨严者,多半为人随和坦荡,“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永远不要让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的周老温文尔雅,处惊不变。
29 治学可贵之处在于有大的成就,不是可贵之处在于有小的效用。大的成就,指的是对天地加以研究;小的效用,指的是谋求利益、功劳。
30 治学有三大原则:广见闻,多阅读,勤实验。
31 总之,日本西夏语言文字研究成就突出,其水平不让苏俄,究其因不仅在于日本的发达,更是日本西夏学界孜孜以求,辛勤耕耘的结果,其治学精神可敬可嘉,值得称道。
32 作者治学态度严谨,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用了十年时间收集相关的论述,进行认真细致的整理,力求向理论的深度和广度挖掘,堪称体大思精。
33 德国民族是异常勤奋智慧的民族,办事治学一丝不苟的彻底性名扬世界。他们在短短的一两百年内所创造的文化业绩,彪炳寰中。
34 在治学、研究中,他有一股一丝不苟的“狠劲儿”和“傻劲儿”。
35 他们一丝不苟、诲人不倦的治学态度使我深受感动。
36 首届贝时璋青年生物物理学家奖获得者孙飞研究员表示,贝老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精神值得青年学者进一步继承和发扬。
37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治学修身,舍已为人。
38 从治学态度来看,学生要有学而不厌和学贵有恒的精神。
39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治学的名言,应当也是完善化学教学艺术的至理名言!
40 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汇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
41 修身张正义,义薄云天;文明扬浩气,气贯长虹。严谨治学,学贯天人际;文明做人,人争日月光。
42 治学之道,在于戒骄戒躁;习武之道,在于自成一套;养生之道,在于时常关照。处暑到了,养生很重要,关照你:饭要吃好,汤要喝好,身体也要锻炼好!
43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说,尽人皆知。
44 胡先生治学的态度是和冯友兰、顾领刚诸先生不同的。冯、顾诸先生是举一反三。有点证据,就先把议论发了再说。冯著。
45 后来,朱次琦在赴山西任知县前后扶危济困,匡济时艰,治学论世主张通经致用,都是承袭父亲遗风。
46 治学三境界和丰子恺所讲的道理如出一辙,此不赘述。
47 如此治学,独辟蹊径,令我等后生晚学佩服得五体投地!实际上,孔圣人对这段历史是非常清楚的。
48 赵炳南的诲人不倦、朱仁康的博采众长及王玉璋的严谨治学,都成为郑学军此后从医的精神榜样。
49 建国之后,文字训诂、考证之类的学问都被视为“抱残守缺”、旧学遗孽,乾嘉学派所提倡的训诂考证、实事求是治学的方法被排斥和否定,一切都要求新。
50 "新北京,新奥运"不仅仅是激发了人们想象力的口号,更是团结整个中华民族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