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经济损失是介于侵权法和合同法之间的一个前沿课题,它是对传统民事赔偿制度的重大修正,对于充分保障民事主体的经济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更新时间:2022-12-03 11:55
纯经济损失是介于侵权法和合同法之间的一个前沿课题,它是对传统民事赔偿制度的重大修正,对于充分保障民事主体的经济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句子

序号 句子
1 纯经济损失是介于侵权法和合同法之间的一个前沿课题,它是对传统民事赔偿制度的重大修正,对于充分保障民事主体的经济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2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是我国新合同法中确立的一项崭新的法律制度,其许多相关理论有待探求。
3 根据合同法,委托合同的特别之处在于,委托人和受托人都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
4 合同解除是合同法上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制度。
5 梁云蔚对房地产法、婚姻法、继承法、公司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较熟知,在处理商品房及二手房买卖、婚姻家庭纠纷等方面有一定的实务经验。
6 认真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
7 我国合同法目前并没有过失相抵规则和损益相抵规则的规定,亟需在今后的合同法立法当中予以完善。
8 现行合同法对合同撤销权的规定过于笼统,不能充分发挥其既保护交易安全,又保护当事人合法利益的作用。
9 相对于国外而言,信赖利益的相关理论在我国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法律上尤其是合同法上虽有规定,但却是只言片语,且很模糊,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10 新劳动合同法出台施行后,对医疗单位院编外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11 允诺禁反言是英美合同法为确立合同责任而起来的概念,是对传统的对价理论中恩惠性允诺不发生约束力的一种修正,又称允诺后不得翻供或不得自食其言。
12 在违约责任中,损害赔偿各国合同法皆采完全赔偿原则。
13 在这一理论下,合同法已由原来的“单纯惩恶扬善的工具”变为一种“合理划分商业风险的法律手段”。
14 中遇到了困难,需要从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上着手,也必须依照《劳动合同法》,进行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协商谈判,而不是单方面抛出一份决定,要求员工奉行不悖。
15 1906年民事上诉法院撤消了1894年的判决。
16 包括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审判活动,违反程序法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不包括民事调解。
17 本案银行卡被盗刷系刑事犯罪,答辩人并不存在任何过错,故无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18 本文尝试分析民事公益诉讼的内涵、特征,考查国外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状况以及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历史状况和现状。
19 本院受理秀山恒旺锰业有限公司诉你不当得利纠纷一案,现依法向你送达秀民初字第号民事判决书。
20 惩罚性赔偿制度作为一般民事赔偿制度的例外,在英美法系得到普遍的承认。
21 冲突的根源是将交通事故责任与民事赔偿责任相混同。
22 纯经济损失是介于侵权法和合同法之间的一个前沿课题,它是对传统民事赔偿制度的重大修正,对于充分保障民事主体的经济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23 措词严厉的知识产权法律,只有通过人们在违法后所面临的民事和刑事惩罚的严厉程度才能体现出来。而中国知识产权法律的执法道路并不平坦。
24 但是今年春天,欧洲的债务危机、监管不确定性,高盛面临民事欺诈控告,以及所谓的闪光崩溃,都打消了投资者和管理层的信心。
25 第七条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26 第三部分,评述其他国家、地区关于犯罪行为引起的民事赔偿的制度。
27 第一章主要解决民事争点整理程序的概念及其本质问题。
28 对于海外领地,司法委员会同时享有民事和刑事管辖权,审理针对海峡群岛、马恩岛以及某些英联邦国家法院裁判提出的上诉。
29 对于像世卫组织这样的卫生机构,民事登记系统是最为可靠的出生、死亡和死因统计数据来源。
30 对于专有部分的限制只能是出于业主共同利益的考虑,因此对于共同利益判断标准的确定关乎民事主体所有权的保护,兹事体大。
31 二板市场以信息披露为本,应进一步完善对信息披露瑕疵的民事赔偿责任的构建。
32 法律界更不会混淆刑事的罪行和民事的冤屈。
33 法律所保护的是民事主体的名誉权,而不是名誉本身。
34 反担保制度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大创举,在商品贸易、工程承包和资金借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5 反诉是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它是被告所享有的民事诉权,也是一项基本诉讼权利。
36 观众同时听到了民事陪审团对辛普森的裁决和我对未来的勉励。
37 官声誉起为民事,业绩成于跬步行。
38 近年来,最高院对民事执行进行了持续不断地改革,执行难问题有所好转。
39 李赛凤近日在网志中表示,早前因前夫罗启仁的诬蔑及诽谤而令她写下标题为“第二次的回应”的文章,结果被汪小莉提起民事控诉并向她索偿。
40 民事强制执行是解决民事纷争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的重要途径,确保着国家裁判制度的威信和权威。
41 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是导源于民事实体法中的私法自治原则,而又经过诉讼法公法性改造的程序性权利。
42 民事诉讼法确立了民事抗诉制度,但其规定十分笼统.
43 民事诉讼法中的当事人处分权在民事诉讼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权利。
44 民事再审程序,是基于实体或程序上的公正性要求而特别设立的救济性和监督性的审判制度。
45 民事再审程序是民事纠纷的特殊的救济程序。
46 民事证明标准的改革方向应为法律真实下的高度盖然性,但在实际操作中仍要遵循相关的适用规则。
47 明决有胆略,尽心民事,冤抑无不伸。
48 目前我国尚没有关于公有公共设施致害国家赔偿的专门立法,司法实践中涉及相关的案件只有民事实体法依据。
49 那是一桩新鲜的案件,不是普通买卖合同,不是财产纠纷,民事侵权行为,或刑事诉讼法,或法律方法。
50 您无权使用金融舞弊调查计划,尽管您确实寻求正常的民事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