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闻君子行道,忘其为身,三复斯言,若可庶勉,顾惜昏耄,志与愿违。

相关句子

序号 句子
1 臣闻君子行道,忘其为身,三复斯言,若可庶勉,顾惜昏耄,志与愿违。
2 17他岂可屡次倒空网罗,将列国的人时常杀戮,毫不顾惜呢?
3 安分知足地蜷在男人怀中,顾惜妍不知,在她睡去后,男人的眸色,一片复杂。
4 臣闻君子行道,忘其为身,三复斯言,若可庶勉,顾惜昏耄,志与愿违。
5 初时仗着人多势众,对山下各处岗哨群起攻之,进攻还算顺利,就都以为打仗不过如此,于是个个奋勇当先,争着做急先锋,哪还顾惜个人性命。
6 从来没有人恨恶自己的身体,总是保养顾惜,正像基督待召会一样。
7 当你进屋子时不管怎样你必须把鞋脱掉,顾惜那些草席,你的鞋子会毁坏它们。
8 当人灵命遇见危险时,上帝的仆人决不会顾惜自己,却要讲说所交给他传讲的话,而不肯原谅或文饰罪恶。
9 顾惜君恰在此时来电让他下楼,他稍映边围地披卷着件崭白外衣就落踏大步走了出去,近午天气有点微热。
10 既要努力学习,也要顾惜自己的身体。
11 就要砍断妇人的手、眼不可顾惜他。
12 开头不顾惜你们的名誉的人,你们记住,最后也必然会泄漏你们的秘密。
13 没有人不顾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爱他的工夫。
14 明朝御史张瀚的老师王廷相有一次坐轿子雨后进城,轿夫穿了双新鞋,尽管非常小心,但还是踩到水洼,后来,他索性不顾惜新鞋子,满不在乎地踩泥水了。
15 你是我的敌人:一个从未有人有过的敌人。我把我自己的生活交给你,以满足你那种人的感情中最低级、最卑鄙的感情:恨、虚荣心和贪婪,而你却毫不顾惜地浪费掉我的生活。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从任何一种角度看你都彻底
16 你眼不可顾惜他,却要从以色列中除掉流无辜血的罪,使你可以得福。
17 你眼不可顾惜他们。你也不可事奉他们的神,因这必成为你的网罗。
18 人老是顾惜未取得的,而遗忘了所具有的。
19 如果你睡觉的时分,等于把电视映托,你顾惜无休止的哭的你需求它!
20 尚有顾惜之心者,便顺墙砌一道土坯,另起炉灶,再绘丹青.
21 虽然如此、我眼仍顾惜他们、不毁灭他们、不在旷野将他们灭绝净尽。
22 他们必用弓击碎少年人,不怜悯妇人所生的,眼也不顾惜孩子。
23 他是否太顾惜生命,以致不愿意为基督牺牲?
24 他为了金钱竟然完全不顾惜自己的生命,这种剖腹藏珠的做法实在是不可取。
25 王廷相感叹道“居身之道,亦就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由轿夫“择地而行”到“不复顾惜”的变化,不由得使人想起贪官的蜕变过程。
26 我必不顾惜,不可怜,不怜恤,以致灭绝他们。
27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偿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胡适 
28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偿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胡适。
29 我是多么踌躇而顾惜啊,然而,有红瓣绿瓣黑瓣的白梅花已照在他们的笑容里了。
30 我知道在我离开之后,将有凶暴的豺狼进到你们中间,不顾惜羊群。
31 耶和华说,我要使他们彼此相碰,就是父与子彼此相碰。我必不可怜,不顾惜,不怜悯,以致灭绝他们。
32 一些人肆意挥霍国家的财产,毫不顾惜。
33 义人顾惜牲畜的生命主,恶人都是残暴不仁。
34 义人顾惜他牲畜的命;恶人的怜悯也是残忍。
35 因此,我也要以忿怒行事,我眼必不顾惜,也不可怜他们。他们虽向我耳中大声呼求,我还是不听。
36 赵月月急了,多说了几句,顾惜一个劲儿的问她有三个漂亮的姐姐吗,把赵月月问哭了,两个孩子就扭打在一起。
37 只在你们中间为人温和,如同乳母顾惜自己的孩子.
38 ‘汝诚宜开张冲听,以光吾之德行,恢弘星哲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空君子之逑也。
39 ‘汝诚宜开张冲听,以光吾之德行,恢弘子敬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空君子之逑也。
40 ‘营营青蝇,止于藩;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
41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个“藏”该藏些什么?《遵生八笺》中曰“冬之三月,乾坤气闭,万物伏藏,君子谨戒,节嗜欲,止声色,以待阴阳之定。
42 “风俗日趋于奢淫,靡所底止;安得有敦古朴之君子,力挽山河。
43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快乐的人坦荡,正直,富有同情心,善良带给人的快乐最纯粹,小人的快乐是浑浊的。
44 “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也表示书法艺术原则亦然,例如苏东坡讲述书法妙在精微妙道。
45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哟!其二,以昂贵的造价去追求审美的高端。
46 “七君子”在苏州法庭上大义凛然,据理驳斥司法当局的诬控,把审判长驳得理屈词穷。
47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48 “士君子”、“隐士”、“薪者”三者则是代表了阮籍一生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大人先生”则是阮籍的精神归宿所在。
49 《易》中龙是君子,是天行健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天地准,与时偕行,潜藏深渊,伺机而作,飞龙在天而亢龙无悔!
50 ……君子当自强不息,焉能坐视乾坤颠倒?英国公欲行谋逆之事,俺身受君恩不能因私谊误国,故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