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认为,汉阙非独为汉代建筑艺术的形式,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早期道教所追求的仙界的象征符号和人仙两界交通的神学媒介。

相关句子

序号 句子
1 “医道相通”启示我们道教文化对中医养生思想有一定影响。
2 本文认为,汉阙非独为汉代建筑艺术的形式,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早期道教所追求的仙界的象征符号和人仙两界交通的神学媒介。
3 驳杂多元,与道教文化、佛教文化、鬼神文化、巫文化相互冲击又相互交融。
4 不仅有规模宏大的佛教雕刻群,还有道教和儒家塑像群,这在中国早期各代石窟群中是罕见的。
5 此文学形象的演变既形象诠释了方仙道向神仙道教演进的规律,亦集中反映出方士小说与道士小说之间的嬗递关系。
6 大殿的阑额、木制隔扇上浮雕着众多道教人物、故事和珍禽异兽,图案精美,雕刻技艺精湛,反映出清代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
7 当然,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道教可以看做是最早的一种主张“修身养性,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的宗教,众多道家高人名士莫不淡泊于世俗名利,而追求一种参玄悟真的超凡境界。
8 道教“祝由符咒”起源于巫术,后世用以为人治病时,又体现出一定的实用价值。
9 道教殿宇非常华丽精美,在屋脊和拱梁上通常装饰有大量神仙雕像以及传统吉祥图案,例如盘龙和阴阳鱼等。
10 道教对“长生久视”的努力,基督教对“永生”的追求,既是人类对生命永恒的无限向往,也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11 道教建筑形态,有的类似宫殿建筑泱泱大度,也有村野道教建筑的粗犷自由,不拘一格。
12 道教旧权与新贵,三山五岳只等闲。
13 道教文化区结合了道教“一元初始、太极两仪、三才相和、四象环绕、五行相生、六合寰宇、七日来复、八卦演易、九宫合中”的文化概念,依山而建。
14 道教文献所言“圣功”实际上是一种道德养生理论,尽管其中存在某些神秘因素,但所包含的“劝善修德”理念却具有积极意义。
15 道教这一思想以及相应的戒律规定是非常可贵的,一般人除了信奉人为万物之灵外,其它则皆不足挂齿。
16 道教追求修练成仙,因而其神系中有一位主掌人寿命的天神就是寿星,又称南极仙翁,南极真君。
17 道教作为唐代的国教,其最大的教派上清派给唐代游仙诗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上清派的修仙方术、等级观、空间观、释道兼修观对晚唐游仙诗有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18 杜光庭喜好诗文,而且经常用神异故事来阐释道教,因此“道家经忏俱杜光庭所撰,多设虚诞,故云杜撰”。
19 对于此类小说的产生,究其因,则不得不从先民原始思维、道教神仙思想、现实危机三点入手。
20 分析心理学与道教内丹:回应荣格对“太乙金花宗旨的评论”。
21 扶乩,是我国道教的一种占卜方法,又称扶箕、抬箕、扶鸾、挥鸾、降笔、请仙、卜紫姑、架乩等等,扶,指扶架子;乩,谓卜以问疑。
22 佛教天台宗发祥地,道教南宗创立地,活佛济公降生地,诗僧寒山子隐居地,唐诗之路目的地,徐霞客游记开篇地……
23 该建筑群前殿供有道教祖师纯阳真人吕洞宾的塑像,殿内锦帐绣诗一首金炉添炷降真香,吕祖宫内步虚长。
24 高庙内供奉著佛教、道教以及中国民间信仰的各类偶像。求主耶稣的真光消除此庙的假神势力。
25 鹤山是崂山余脉,道教文化源远流长,有遇真宫、老君炉、摸钱涧、升仙台、聚仙门等道教古迹。
26 恒山位于大同市浑源县境内,不仅是中国著名的五岳名山之一,还是著名的道教圣地。
27 戒律是道教约束道教徒的言行,防止违反教规的行为准则。
28 九爷,贫道幼年冲犯了岁星,所以舍弃千金之家,披发入山,访明师于武当,窥道教之精妙,如今已三百年矣!上通天宫,下达人情,贫道无所不晓。
29 据说,从古至今,从未干涸,被道教视为神水。
30 据说,从古至今,从未干涸,被道教视为圣水。
31 据专家分析,该祭坛为北宋末年所建,仿北斗七星之形状,在两山之间开凿山石建成,道教人士称之为“凤凰池”,为古代求雨、消灾祈福之用。
32 看着女人冷笑的脸庞,鬼王懊悔不及,他只是想这女人是个野山修行的狐狸,哪里想到这女人居然会正宗的道教法术。
33 昆嵛山是道教名山,峰峦叠翠,古木参天,风光秀丽,环境幽静,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是一处美丽的风景名胜区。
34 老道的寮房简洁清雅,墙上挂的自然是道教神祇图像,一些木制的桌椅很是陈旧,上面的黑漆几乎掉光,些许的一起漆片粘在木板上。
35 李更是盗名欺世的大师,他一方面将剽窃、拼凑当“自创”,剽窃佛教、道教,甚至抄袭邪教的小册子,烩成《转》第等所谓的“著作”。
36 丽江洞经音乐传承方式有谱传,纳西族用中国传统乐谱“工尺谱”记录唐宋元词曲音乐及道教科仪音乐。
37 龙虎山和崆峒山为中国南北道教名山,"道契崆峒"悬匾,印证了道学的博大精深。
38 明朝十六帝中,除了明武宗信奉藏传佛教以外,都信奉道教,明代宗、明宪宗、明孝宗、明世宗都曾任命道士为礼部尚书。
39 你似乎认为宗教可以不与神挂上钩吧?比如日本的神道教?
40 蓬溪县高峰山的“天下第一”老子塑像和道教八卦迷宫、宝梵寺壁画,射洪县的金华山、平安寨等景区都值得一看。
41 齐云山道教始于唐代乾元二年,名道龚栖霞从南京云游到此间,顿时被齐云山奇特山势景观所倾倒,决意留驻与此,他就是齐云山道教开山鼻祖。
42 其建筑组合原理与住宅、宫殿及佛寺大体相同,所以道教又有“仙人好楼居”之说。
43 其实华山也是道教名山,为道教“第四洞天”,道教文化亘古通今。
44 其文化构成芜杂,但其核心是道教的仙人神话,秉承了道教文化的羽化登仙的思想,祈梦是何氏九仙信仰最具特征的内涵,其盲人形态正是祈梦文化的一种外化形式。
45 前言:道教“祝由符咒”起源于巫术,后世用以为人治病时,又体现出一定的实用价值。
46 青岛我个人感觉是个佛教很是昌盛的地方,虽然崂山是道教发源地之一,但是青岛湛山寺的和尚却行走于市内繁华街道上,让人不禁为之莞尔。
47 清代后期,青城山作为中国道教的圣地,又是绿林好汉侠客响马出没的地方。
48 如在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它的世俗欲念十分浓厚,它关心的不是死后进入另一个世界的生活,而是如何长生不老和升仙之道。
49 司马承祯汲取儒家的正心诚意和佛教的止观、禅定学说,阐述道教修道成仙理论,认为‘神仙亦人‘。
50 宋宣和元年,唐子霞应徽宗诏主天目山洞霄宫,西天目山道教繁荣,又传到了池云子道长手中,使之达到了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