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报纸上形容王老爹说:"老爹笔耕数十年,金鼎获奖,大器晚成。"。 |
2 |
而它不但强烈而清晰地表达了亲子之爱和信念,而且讲述了两个男人如何通过婚姻一个出乎意料地大器晚成,另一个与来自田纳西州的黑人女性非法结合得到上帝的恩典的故事。 |
3 |
那些被骂百无聊赖、大逆不道之人真是百口莫辩,一旦他们有了上进心教学相长,肯定会大器晚成。 |
4 |
三国时的吕蒙,年少不知读书,后来猛醒发奋,最终大器晚成。 |
5 |
三国时的吕蒙,年少不知读书,后来猛醒发愤,最终大器晚成。 |
6 |
有的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有的人则年纪大才绽放光芒,大器晚成。 |
7 |
这位画家大器晚成,年轻时毫无名气。 |
8 |
自古以来,少年得志的固然多,大器晚成的也不少。 |
9 |
林应成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物,宋度宗成淳中期与长子林栋同年登第,一时传为佳话。 |
10 |
只要能成材,大器晚成也未尝不可。 |
11 |
我这小孩是笨鸟慢飞,盼他可以大器晚成。 |
12 |
老师说像宋代苏洵就是个大器晚成的人。 |
13 |
爱德华托马斯是诗歌界的大器晚成者。 |
14 |
舅舅四十多岁了才当上院长,真是大器晚成。 |
15 |
章学诚是大器晚成的一个典型。 |
16 |
谈到她的高中经历时,莉顿说:"当时我不火,我属于大器晚成吧。"。 |
17 |
第三组,即那些在研究期间才有性侵略的人,看似"大器晚成"。 |
18 |
40岁了,在事业上还没啥建树,这还叫大器晚成吗? |
19 |
历史上大器晚成,中年以后才成就事业的例子,不胜枚举。 |
20 |
你别瞧不起人,铁杵磨成绣花针,只要有心,哪怕大器晚成! |
21 |
村上春树大器晚成,29岁才写他的第一部作品。 |
22 |
他60岁才考上了进士,真是大器晚成啊! |
23 |
为什么有的人比他人大器晚成? |
24 |
柯川有点大器晚成,起步晚且犹豫不决. |
25 |
最终,就连艾伯特,这个大器晚成的家伙,也离家出走了. |
26 |
大器晚成者年轻时往往业绩平平. |
27 |
天资聪敏,刻苦耐劳,向往自由变化不定,属于大器晚成的类型。 |
28 |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
29 |
而且从他的履历上看,他小学没读完就辍学了可以说是个大器晚成的人。 |
30 |
可以,怎么不可以,要知道勤能补拙,我们中国有一个老画家叫齐白石的,他也是大器晚成! |
31 |
有种时光,叫岁月静好;有种坚持,叫永不服输;有种成功,叫大器晚成;有种爱情,叫奋不顾身;有种旅行,叫说走就走;有种祝福,叫元旦快乐! |
32 |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
33 |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德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
34 |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 |
35 |
——莲妹子,女大不中留呀,人还没来,心就嫁过来啦!——莲妹子,山好要四面看哟,杜师傅大器晚成,莲妹子早花先发,俗话说人勤日子旺,家和万事兴。 |
36 |
我们只知道那些最终有所成就的“大器晚成者”;然而我们却不知道那些在幼年失去支持和关注的潜在的“晚成者”最终未能成功。 |
37 |
田鹤仙大器晚成,此时他的绘梅技艺又有了质的飞跃——“梅花弄影”一曲唱响,戛戛独造,惊艳了瓷坛。 |
38 |
“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这是宋代诗人方岩对灵璧石发出的由衷赞叹。 |
39 |
“写实”、“似”、“逼真”所指相同,就宋代院体花鸟画来说逼似自然中花鸟之真实物象。 |
40 |
被称为“宋代史料宝库”的《宋会要辑稿》中有记载,“十日过洋,傍东南有石塘,名曰‘万里’”。 |
41 |
本文共分四章,对宋代宗室子弟的教育制度进行考察研究。 |
42 |
本文是阅读此书第三章《宋代金银货币的用途》的札记。 |
43 |
本文这一观点在宋代风俗画研究领域是一种新的探索与尝试。 |
44 |
本文主要讨论宋代笔记中所记载的训诂学问题。 |
45 |
不过比起今天用工业酒精直接掺水,宋代人还算是淳朴。 |
46 |
陈之佛的画风兼取后蜀和南唐,徐、黄二家之长,对宋代画院工笔花鸟作品用功尤勤,并在观、写、摹、读四个方面作了较深入的分析研究。 |
47 |
此论文除了论证宋代的火爆法生产技术外,还有如下一段记载:大率一箩可得铜一斤。 |
48 |
从实物证据来说,江苏武进村南公社南宋墓中发现的镜箱上配有两只抽屉,最有力地昭示,在宋代,木制家具上不仅安设抽屉,而且相关技术运用娴熟。 |
49 |
从宋代至今,文人墨客,留下了许许多多佳作名篇,风月无价,山水有情,许许多多的文物古迹伴随着优美的传说,会使人心往神驰,流连忘返。 |
50 |
从纵横捭阖的秦汉文章,到新制迭出的盛唐气象;从鞭辟入里的宋代风骨,到张扬俗趣的明清景观……中国的历朝历代都维系着清晰的审美线索和文化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