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兵造句

更新时间:2022-12-03 11:46
用总兵怎么造句,总兵的意思是什么?本页面为您提供2025年总兵的意思和收集了总兵的造句一二三年级例句供您参考。

总兵造句

序号 词语造句
1 成汤天下更是风雨萧条!话说陈塘关有一总兵官,姓李,名靖,自幼访道修真,拜西昆仑度厄真人为师,学成五行遁术。
2 但历史上,明末川东总兵刘镛在此大战张献忠,清代白莲教主王聪儿凭此天险与清廷主将德楞泰对峙。
3 而前日朕要下旨要江北四镇总兵来京见驾,马士英居然说什么江北流贼肆虐,主将不能轻易离开驻地,死活拦住了朕。
4 几天之后,千余清军渡河南下,至英棋盘山夺取粮草;遭到霍集占数借兵力的突袭,清军总兵高天喜战死,百余将士阵亡,兆惠连换数匹战马都中弹倒毙。
5 李鸿忠先后来到竹溪县蒋家堰镇敖家坝片区、竹山县麻家渡镇总兵安村、溢水镇东川村实地察看,问计基层。
6 目到总兵府,李汉超分派诸将,清点粮草,整理防城器械,还派出军卒出城到四乡贴出布告,告知四乡百姓,宋辽两国又要交兵,百姓们是撤是留,听其自便。
7 起疑的同时杜明也派人详细打听了一下,这罗将和镇江总兵的关系并非攀亲道故,也不是他的亲信,或许他真不知道真正的目的是为什么。
8 前总兵见他人材出众,又有一身好武功,有心提拔于他,就把他召至麾下从小兵做起,一步步升到如今这般地步。
9 三月十七日章朝恩带着随从进了华荫关,神武师总兵张铭贵是他所举荐,自然是尽心的巴结于他,摆了一桌丰盛的酒筵来招待。
10 十九年,奋威将军王进宝恢复保宁,遣总兵杨洪招抚重庆,一时郡县复归版图,璧山仍附永川县。
11 世袭的总兵识字的都不多,横脸校尉也怀疑他说的是谎话,叫他念之前笔帖式录写的应募军伍的人员名单。
12 天启六年福建总兵俞咨皋和广东水师会剿,招抚了杨六,蔡三、钟六外逃,算是稍稍遏制了海寇的气焰。
13 王爷密谋诛杀宁夏总兵姜汉和一干刘瑾鹰犬,不到几日,王爷叛乱的事情败露,被宁夏将军仇钺用诈降之计擒获。
14 文宗震怒,下旨把直隶提督张殿先、天津镇总兵达年、大沽协副将德奎,革职拿问。
15 吴襄现在是带罪立功,暂无总兵头衔,因此席铭称呼他为吴将军。
16 依理讲,密云的墙子岭长城隘口十分险峻,但守此处的明朝总兵吴国俊正给派来军中当“监军”。
17 长子柴时秀亦有乃父风,官至辽东副总兵,后不幸捐躯疆场。
18 总兵陈万胜、王绍羲、郭鹏程等素称骁将,数日之内,次第阵亡,尤堪悯恻。
19 总兵仇鸾恪尽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同府得以保存。
20 最后还是范亭帮他出谋划策,紧急遣调一名参将赴大同人副总兵,给杨凌腾了个参将的位子。
21 郑四九有什么委屈冤情可以说出来,有咱总兵大人给你做主,何必自己以身试法!
22 杨总兵好意,侯某本不该有所隐瞒,只是侯某心烦之事太过难以启齿,实在一言难尽………不过既然总兵大人动问,侯某还是坦白了罢。
23 大爷跪在地上一五一十的讲起了经过,自己的父亲是总兵,在河里被歹徒杀害,在林子中见到了说话的狐狸和花面狸子,一直讲到看到这个道观……。
24 南居益将计就计,和总兵谢弘仪密商,诈许荷兰人到古浪屿。
25 那武总兵必然选择抱佛岩作为秣马厉兵之处。
26 之后,肖福禄南征北战,先后历任宁夏、巴里坤、直隶、宣化、宜昌等镇总兵。
27 总兵大人,李参将押送粮饷,至宜君途中,全军覆没。
28 吴总兵,我们将军说了,此次只是奉谕拿你,不希望你我双方大动干戈,毕竟我们将军与吴总兵相识一场,当年也有袍泽之谊,因此我们将军希望吴总兵还是随我们返回江宁。
29 于是姜子牙被两个大兵,反剪了手,扔出了张总兵府!姜子牙被搞得灰头土脸,拍拍手“娘的,再给一点点时间就说到关键了!”。
30 目下屈将军到此,再整兵马,调各路总兵与他大战,除剿了他,余者不足介意。

总兵的意思

词语 意思解释
总兵

词语解释:

YonGShiJIaOyu.cN 在线拼音查字总兵zǒngbīng

(1) 统领军队;率兵

例:降本期总兵。——清·邵长蘅《青门剩稿》英:command

(2) 明代统帅军队出征的将领,后来成为镇守一方的将领的职称。清代总兵为地方驻防军队的高级武官,也叫“总镇”

英:governor;garrison commander

引证解释:

⒈ 集中军队;统领军队。

引《后汉书·庞参传》:“臣愚以为万里运粮,远就羌戎,不若总兵养众,以待其疲。”
《旧唐书·唐临传》:“武德初, 隐太子总兵东征。”
宋沉括《梦溪笔谈·辩证一》:“县人有方璵者,其高祖方虔,为杨行密守将,总兵戍寧国,以备两浙。”

⒉ 官名。 明代遣将出征,别设总兵官、副总兵官以统领军务。其后总兵官镇守一方,渐成常驻武官,简称总兵。 清因之,于各省置提督,提督下分设总兵官及副总兵官。总兵所辖者为镇,故亦称总镇。

引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兵制二》:“有明虽失其制,总兵皆用武人,然必听节制於督抚或经略。则是督抚、经略将也,总兵偏裨也。”
清孔尚任《桃花扇·抚兵》:“幸遇军门侯恂,拔於走卒,命为战将,不到一年,又拜总兵之官。”
王闿运《衡阳彭公年七十有五行状》:“自荆岳二州至崇明县五千餘里,凡设提督一员,总兵五员。”

国语词典:

统领军队。

网络解释:

总兵 (古代武官)

总兵,官名。明初,镇守边区的统兵官有总兵和副总兵,无定员。总兵官本为差遣的名称,无品级,遇有战事,总兵佩将印出战,结束缴还,后渐成常驻武官。明朝的兵制承袭发展了唐、宋、元兵制的特点,建立了卫所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的管辖秩序为五军都督府、都司、卫所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