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字数
折帛词语解释
折帛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折帛
南宋初﹐在和买演变为定额税的同时﹐又将夏税与和买绢帛之类折纳钱币。广西路在北宋时已将夏税麻布改纳折布钱﹐南宋时又加重税额。川峡四路有两川(成都府路﹑潼川府路)畸零绢估钱﹑四川激赏绢(后利州路与夔州路减免﹐则称两川激赏绢)﹑两川绵估钱﹑西川(成都府路)布估钱﹐则将绢﹑绵﹑麻布等折铁钱与纸币钱引输纳。在江南﹑两浙等路﹐则有东南折帛钱。最初在建炎三年(1129)﹐规定两浙路全部上供紬绢﹐每匹折钱二贯。后又按夏税﹑和买紬绢一半折钱的比例﹐推广于各路。
折帛的单字意思解释

折字的基本解释
● 折
zhē ㄓㄜˉ
◎ 翻转,倒腾:折腾。折跟头。折个儿。
● 折
shé ㄕㄜˊ
◎ 断,绳子折了。
◎ 亏损:折本生意。
◎ 姓。
英文翻译
◎ 折
break convert into discount fold lose money in business ply snap turn over

帛字的基本解释
● 帛
bó ㄅㄛˊ
◎ 丝织品的总称:布帛。帛书。帛画。化干戈为玉帛(喻变争斗为友善)。竹帛(指书籍)。简蠹帛裂(书坏了)。
英文翻译
◎ 帛
si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