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徭是什么意思,杂徭的解释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5-31 20:51
词语拼音
zá yáo
词语注音
ㄗㄚˊ ㄧㄠˊ
词语繁体
雜徭
词语字数

杂徭词语解释

封建社会徭役之一。其剥削范围及剥削程度随统治者需要而定﹐无严格规定。

杂徭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杂徭

杂徭是宋代临时性的差遣。主要从事地方建设项目,如修路、治水、挖渠、筑坝等。 有时也承担修建官府私第,搬运官吏私人物品等。宋杂徭,无固定时日,亦无固定名称,如春天征调,叫调春天; 应付紧急事务而征调民力,叫调急夫。这种杂徭虽有利地方建设,但征调无时,应役者常废农务,又兼富户诡避,致使民贫役重,困苦不堪。杂徭自熙宁十年 (公元1077年) 亦行雇役制,应役者出钱代役,此钱称“纳夫钱”或“免夫钱”。制度较灵活,应役与出钱代役均可。

杂徭的单字意思解释

杂

杂字的基本解释


(雜)
zá ㄗㄚˊ
◎ 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杂乱。杂沓。杂感。杂志。杂货。杂居。杂务。杂品。错综复杂。私心杂念。
◎ 混合:夹杂。混杂。杂交。

英文翻译


miscellaneous mixed sundry

徭

徭字的基本解释


yáo ㄧㄠˊ
◎ 古代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徭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