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造句

更新时间:2022-12-03 12:03
用印度教怎么造句,印度教的意思是什么?本页面为您提供2025年印度教的意思和收集了印度教的造句一二三年级例句供您参考。

印度教造句

序号 词语造句
1 村民们恭敬的向一头倒地的大象进香和祈祷,因为在印度教中象是一种神圣的动物。
2 打扮成印度教湿婆神和他的配偶帕尔瓦蒂,儿童从普什卡游客那里乞讨钱财。
3 大鹏金翅鸟是泰国国徽上的半人半鸟形象,也称做迦楼罗,是印度教和佛教典籍中记载的一种神鸟。
4 地方当局和印度媒体有时会放纵自己在这种趋势方面的妄想:去年,一项官方调查生成了一些暧昧不明的报告:原教旨主义者正在进行的"爱的圣战"引诱印度教和基督教的年轻女子和伊斯兰教徒联姻。
5 还有更多的印度教和佛教的深奥思想影响琐罗亚斯德教,比如化身,因果报应和星形的位面。
6 或印度教圣城男子,观赏日食通过特别设计的浏览眼镜,阿拉哈巴德,印度。
7 金鹏鸟是泰国国徽上的半人半鸟形象,也称作迦楼罗,是印度教和佛教典籍中记载的一种神鸟。
8 然而,印度教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劝诱改宗的宗教,部分地是因为它在社会体系和印度土地上无法摆脱的根源。
9 然而这些行动却并没有让耍蛇者们知难而退,他们依旧是每年返回到印度教地区,聚集在寺庙和火车站周围耍蛇卖艺。
10 数年来,宗教冲突一直笼罩着奥里萨邦,当地的印度教和基督教轮番起争执。最近的暴力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谴责。
11 他们援引印度教的经文为他们的立场辩护。
12 听上去蛮有意思。印度教节日?你什么时候开始信奉印度教了?你有什么没有告诉我吗?
13 同性恋是完整的人,在印度教中,为了在精神上同大梵天产生连结,他们甚至有自己崇拜的女神:母之女神巴护察拉。
14 托钵僧印度教的禁欲主义者或托钵僧,尤指具有非凡的技艺和忍耐力的。
15 维韦卡南达,大大超越了任何较早期的印度教改革家,鼓励社会服务和提升被压迫者的地位。
16 为了这个印度教仪式,村民在以前经常要购买许多水果和蔬菜。
17 先验论者特别对被他们称作“伦理经文”的书籍感兴趣,他们广泛的阅读印度教、佛教、苏非派等世界各种宗教的诗歌。
18 信奉佛教的父母分别以印度教中神的名字为他们的三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命名,"乌玛"代表了他们对自己的掌上明珠的珍爱和企盼。
19 许多民居的门两侧会摆上两个巨大的锐角三角形样的雕花石门,因为印度教要“拜火山”,这被称作“阴阳门”的装饰正是象征因喷发而断裂的三角形火山。
20 亚洲年代报道说印度教祭司们义愤填膺。
21 因此,他们就祷告,印度教的三位一体暗示了这样一个方案:为了获得永恒的甘露,搅拌乳海(牛奶的海洋)。
22 印度教从平静的个人祷告到粗腔横调的公共节日都采用了许多形式。
23 印度教圣人巴尤深陷于恍惚状态,为前往布罗莫山的供品赐福。
24 印度教也有每年例行的哀悼活动,比如说在祖先忌日的那天都要举行叫做的仪式。
25 与很多低调的西方葬礼相反,跻身于巴厘的印度教火葬仪式,有一种几乎狂欢节般的气氛。
26 在大城市可能会看到各大宗教的教堂,包括伊斯兰教的礼拜寺和印度教或佛教的寺庙。
27 这场婚礼当真在泰米尔纳德邦的一处印度教寺庙内举行了,那位狗新娘身披橙色莎丽和鲜花。
28 这些行动却并没有让耍蛇者们知难而退,他们依旧是每年返回到印度教地区,聚集在寺庙和火车站周围耍蛇卖艺。
29 这一概念是佛教和印度教最基本的教义之一。
30 在越南,既有印度教的影响,也有儒教文化的温文尔雅、也有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带来的西方风格,更有大地上各民族的原始气息。越南是受到各种文化影响的混合体,而各种文化最终都只是过眼云烟,云烟散出,露出来的是越南自身。
31 他对此一无所求,即使是印度教天神湿婆和帝释天上的幸福,他被解脱和大澈大悟的理想和莲花般的品质所深深地感动了。
32 毛里求斯甚至拥有一个很大的印度教圣地,在该岛南部荒凉的内陆高山上有一个叫“大盆地”的地方,那里有一潭清澈的池水,据说来自恒河。它吸引着朝圣者纷至沓来。

印度教的意思

词语 意思解释
印度教

印度教词语解释

  • 公元八、九世纪后流行于印度的宗教。印度教是经过改革的婆罗门教,其主要教义仍是婆罗门教的善恶有因果、人生有轮回之说。现在流行于印度、尼泊尔等国。
  • 印度教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印度教 (世界主要宗教之一)

    印度教是随着印度封建社会形成,种姓制度发生新变化而出现的。印度教不是某位教主创立的思想体系,而是在长期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是广泛吸收婆罗门教、佛教和耆那教教义以及民间信仰、风俗习惯、哲学思想等的综合产物。也代指印度文化圈内所产生的宗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印度的国教,在南亚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以及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的印度裔人群也有众多信徒。它拥有10.5亿信徒(1993年统计数),仅次于拥有15亿信徒的基督教、11亿信徒的伊斯兰教,大于拥有3亿信徒的佛教。

    所谓“印度教”是产生于印度文化圈上的宗教、哲学、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综合称谓,它的信仰、哲学、伦理观点等复杂多样,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会等级、集团和不同的文化阶层有着各自相异的信仰和实践,但是与其他宗教不同,印度教有着三大特点「崇拜三向神、直接宣扬世袭等级制度、坚定相信轮回转世」,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