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笏是什么意思,一笏的解释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10-26 16:15
词语拼音
yī hù
词语注音
ㄧ ㄏㄨˋ
词语字数

一笏词语解释

  • 笏为古代朝会时所执的手板,长方形。后因以一笏表示物之狭长者。
  • 古称银五十两为一笏,相当于一锭。
  • 一笏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一笏

    一笏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ī hù ,古称银五十两为一笏,相当于一锭。

    一笏的单字意思解释

    一

    一字的基本解释


    yī ㄧˉ
    ◎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 纯;专:专一。一心一意。
    ◎ 全;满:一生。一地水。
    ◎ 相同:一样。颜色不一。
    ◎ 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
    ◎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
    ◎ 乃;竞:一至于此。
    ◎ 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
    ◎ 或者:一胜一负。
    ◎ 初次:一见如故。
    ◎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

    反义词

    英文翻译


    a an each one per same single whole wholehearted

    笏

    笏字的基本解释


    hù ㄏㄨˋ
    ◎ 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朝(cháo )笏。“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

    英文翻译


    sce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