謻字的基本解释
● 謻
yí ㄧˊ
◎ 〔謻门〕a.古代冰室门名,如“謻謻曲榭。”b.古代宫殿的侧门,如“未央朝寂,謻謻旦空。”
康熙字典
謻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 康熙字典解释【酉集上】【言字部】 謻;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178第26
【廣韻】弋支切【集韻】余支切,?音移。與誃同。凡門堂臺榭別出者曰謻。周有謻臺。詳前誃字註。又【石林燕語】東華門直北有東向門,與內東門相值,謂之謻門,無榜。王伯厚曰:謻門,始標額於熙寧十年。【晉書載記·劉曜傳】謻門旦空。【註】謂別門也。又【唐書·韋弘機傳】列岸謻廊亘王城外。又【陸雲·與兄書】折其謻堂。又曹公有謻塘。【劉孝綽詩】反景照謻塘。 又【埤蒼】冰室門名。【張衡·東京賦】謻門曲榭,邪阻城洫。【文選註】冰室門也。【廣韻】與?同。 又諸蠻州名。【唐書·地理志】劒南道有謻羅州。 又人名。【宋史·宗室表】右侍禁士謻。 又【集韻】【韻會】【正韻】??知切,音馳。又【集韻】敞尒切,音侈。?與誃同。【陸雲·與兄書】坼其謻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