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造句

更新时间:2022-12-03 11:18
用形而上学怎么造句,形而上学的意思是什么?本页面为您提供2025年形而上学的意思和收集了形而上学的造句一二三年级例句供您参考。

形而上学造句

序号 词语造句
1 本文拟对这一领域中的互惠利他主义的博弈论模型及其形而上学预设进行哲学分析,以引玉之砖,促进国内哲学界对于动物行为学进展及其哲学问题的关注。
2 本文试图通过康德、海德格尔及牟宗三思想的比较,探讨形而上学的奠基问题。
3 本文首先在总体上澄清宋明理学的基本哲学特质: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形而上学,并且追源溯流,考察其历史流变。
4 比起活泼的人,懒惰的人对形而上学的现实有着无限的热衷。
5 传统的发展观是一种历史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包括道德目的论和庸俗进化论两种形式。
6 但是,由于这两种理论脱离了实践的基础,因此,又不可避免地具有理论上的局限性,陷入各执一端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7 海德格尔追溯形而上学的历史,在前期以此在为出发点,追问存在的意义,提出了一种独特的真理观即“去蔽说”。
8 科学中最谨严而令人信服的一门,数学,就是纯粹形而上学的.
9 科学中最谨严而令人信服的一门,数学,就是纯粹形而上学的。
10 良多人都以为心思学宛如彷佛形而上学,懂心思学的人就能看穿人心,因而对心思学抱有敬重的曲解。
11 楼猪柳下榕矫情个屁吧,楼猪就是选择性瞎子聋子,形而上学的唯心史观,难怪老蒋吃败仗,徒子徒孙也没长进,猪楼哭了半天还不知道谁死了。
12 逻格斯中心主义传统认为,语音与心灵有着本质的直接贴近的关系,因此德里达又称之为语音中心主义,也即在场形而上学。
13 尼采主张对人生的审美态度,提出了“强力意志”、“酒神精神”等命题,但是其审美主义致力于“审美形而上学”而忽略生活。
14 批判哲学于是首先进而对形而上学以及别的科学上和日常观念中所用的知性概念的价值加以考察。
15 如伴随着知识权力从神学家、形而上学家转向近代科学家,大学中的学科也经历相应的盛衰荣辱。
16 说到这里所有围在周围的形而上学者们爆发出一阵笑声。
17 他批判形而上学的文章,堪称不刊之论。
18 他之所以自戕,是因为他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被激怒了。
19 他孜孜以求的大的哲学规划的使命就是要澄清概念,发展某种意义上取莱布尼兹单子论形式的具有终极确然性的形而上学公理体系,从而使哲学转变为一种严格的科学。
20 文艺批评中,离开规律,牵肠挂肚抓住个别词句上纲上线,这种“左”的形而上学的倾向,早已为人们所深恶痛绝了。
21 系统所刻画的辩证逻辑主要是作为形而上学的先验分析手段或思维方法,因而属于语言形而上学。
22 形而上学宇宙观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
23 幸福、和谐的生活的客观标志是什么?不可能有任何这种可以描述的,这也是很清楚。这个标志不可能是一个物质的标志,而只能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标志,一个先验的标志。维特根斯坦。
24 要提倡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和烦琐哲学。
25 艺术使思想家心情沉重。——形而上的需要多么强烈,人的天性多么难于同这种需要诀别,由以下情况可见一斑:一位自由思想家即使放弃了一切形而上学,艺术的最高效果仍然很容易在他心灵中拨响那根久已失调、甚至已经断裂的形而上学之弦,便如,在倾听贝多芬。
26 在决策的实施过程中,又以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贯彻之,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这样就使一些贯彻落实决策的工作变成了无效的活动。
27 在康德理性的道德形而上学的建构过程中,两种论证方法即分析法和综合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8 在他的文章《《黑客帝国》的形而上学》中,作者认为,虽然我们不能排除我们就置身在一个矩阵中的可能性,但是这却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29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批评家们对多恩的诗歌及形而上学派诗歌创作持诟病的态度,认为那是旖旎玄虚的技巧摆弄。
30 这些一度充斥他生活的事情,现在看来就像保育院里孩子们滑稽的表演,或者像中世纪的学究们为了谁也不懂的形而上学术语喋喋不休的争论。
31 之后,马德里的马德里康普路坦斯,大学研究形而上学的教授,他是主持,他向大家介绍我。
32 自信不是狂妄自大,也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宁信度,勿自信也”形而上学的固执。它是理想进取中折射出的生命的灵光,是孜孜追求路途中永恒的生命潮汐,是成功碑塔下第一块灵活辩证的基石。
33 即便哲学真的就这样在科学体系中安营扎寨,它也并不因此就非得要彻底放弃与作为形而上学之标志的整体性的联系。
34 他批判形而上学的文章,堪称无稽之谈。
35 因为旧形而上学漫不经心地未经思考就接受了其范畴,把它们当作先在的或先天的前提。

形而上学的意思

词语 意思解释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词语解释

  • 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特点是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来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彼此孤立,永远不变;即使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事物外部。
  • 指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
  • 形而上学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形而上学 (哲学的一个门类)

    形而上学是一个哲学分支学科,是对存在的研究。它亦被提出为是对科学以外、无形体、不可证明的事物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为它是脱离实践的,用“孤立、静止的观点”观察事物的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势必导致唯心主义,原因是形而上学的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不符合客观实际,并进而夸大主观的作用。

    形而上学在不同的语境下的意义,分两个方面,一个是指:以用超验的思辨方式研究非客观或者无形世界的哲学体系,而非科学研究现实世界的现象及规律;另一个指的是:与辩证法对立的 ,用孤立 、静止 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

    形而上学的主要问题包括:超自然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灵魂是否存在,自由意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