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22 08:30
薤
拼音
部首
汉字结构
总笔画
五行
五笔98
AGQG
五笔86
AGQG
GBK编码
DEAF
UniCode
U+85A4
仓颉
TMNM
四角号码
44211
规范汉字编号
6048
笔画顺序
  • 横撇/横钩

薤字的基本解释


xiè ㄒㄧㄝˋ
◎ 〔薤露〕古代挽歌名。
◎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鳞茎,鳞茎和嫩叶可食。

详细解释

薤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xiè 
〈名〉
一种蔬菜类植物,名为亚实基隆葱 [scallion]它形成粗的基部,由于病害或昆虫袭击或不利的环境条件而没有正常的球茎
又不食酸薤野菜。——《宛如钓》

康熙字典

薤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薤;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061第40
【唐韻】胡介切【正韻】下戒切,?音械。【說文】菜也。【爾雅·釋草】薤,鴻薈。【註】薤,似韭之菜也。【禮·內則】切蔥若薤,實諸醯以柔之。【儀禮·士相見禮】註:蔥薤之屬,食之止臥。 又簟名。【韓翃詩】薤葉照人呈夏簟。 又《古樂府·薤露行》。 又【韻補】胡計切,音系。【魏文帝·塘上行】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魚肉賤,棄損蔥與薤。
考證:〔【儀禮·士相見禮】蔥薤之屬。〕 謹照原書士相見禮下增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