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造句

更新时间:2022-12-03 10:52
用五四运动怎么造句,五四运动的意思是什么?本页面为您提供2025年五四运动的意思和收集了五四运动的造句一二三年级例句供您参考。

五四运动造句

序号 词语造句
1 "五四运动"时期,许多爱国青年走上街头,大声疾呼:驱除列强,挽救祖国。
2 北洋军阀向日本人有条件投降;五四运动展开;很多领袖是留美学生。
3 本文将谈到的两场帝制,指的是洪宪帝制、张勋复辟;两场运动,指的是反“二十一条”运动、五四运动。
4 近代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前后,社会思想十分活跃,各种思潮纷然杂陈。
5 林纾的愤怒起于他深信北京大学师生“覆孔孟、铲伦常”之举足以败坏人心,使“中国之命如缕丝”。从此以后,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的旧道德,几乎成了保守主义者的共同看法。余英时 
6 鲁迅甚至于五四运动前夕在《新青年》上已经提出讽刺画应针砭社会的锢疾,指出确当的方向,引导社会等立论鲜明的漫画理论。
7 五四运动爆发的时候,他只是二年级的学生,论资历,他挤不进学生运动的领袖圈子,然而,这个被傅斯年戏曰“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其貌不扬的二年级生,确实是那时颇有名气的学生领袖之一。
8 五四运动不仅凝聚起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风云,而且酝酿着更大跨度的历史变革,是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里程碑。
9 五四运动前夕的新文化运动,对维系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10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11 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之下,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
12 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
13 这令人想起在20世纪初对中国有很大启示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意思

词语 意思解释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词语解释

五四运动Wǔ-Sì Yùndòng

[the May 4th Movement of 1919]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抗议巴黎和会承认日本接管德国侵占我国山东的各种特权的无理决定,运动很快扩大到全国

五四运动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五四运动 (1919年青年学生组织的爱国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4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