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造句

更新时间:2022-12-03 12:48
用潼关怎么造句,潼关的意思是什么?本页面为您提供2025年潼关的意思和收集了潼关的造句一二三年级例句供您参考。

潼关造句

序号 词语造句
1 对于潼关附近的形势,他尤其了如指掌。
2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3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 哥舒翰率军进驻潼关后,立即加固城防,利用潼关险要的有利地形,深沟高垒,闭关固守。
5 哥舒翰在天宝十五年正月失守潼关,向安禄山投降了,称安为‘陛下’,并甘愿为之招降纳叛。
6 近十多年来,由于潼关高程居高不下和渭河下游来水来沙减少,渭河下游河道发生了明显的萎缩,出现了“小流量,高水位,大灾害”的局面。
7 竟然是一直在潼关一带力拒大隋老将屈突通的刘文静,此刻身着五品官服,领着礼部官员过来迎侯“王师凯旋”。
8 三门峡水库修建后,潼关处于水库库区,河床淤积抬高。
9 陕西西有大散关,东有潼关,北有崤关,南有武关,阻山带河,天险重重,你等胜捷军只要小心用事,固守关隘,便稳若泰山,何需我这里调遣援军!
10 少年驰走潼关道,风日华山好,壮年奉使叩函崤,寻壑经邱,窈窕逐低高。老来三顾关河杳,九曲黄河绕,秦川渺渺没波涛。万里奔沙,谁与掣蛟鳌!黄万里。
11 视线依依,潼关的雄姿、黄河的波光、雁门的楼影退远了,奔走一年,在漠北之地做起宁胡阏氏。
12 誓死保卫黄河的潼关军民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敌机偷袭;敌船也被军民打得在黄河里转圈圈,最终葬身河底。
13 潼关本系天险,且早有精兵屯驻,可以固守,哈达等避难就易,所以改道出援。
14 我等梁山军自荆州,入益州,转战千里,尚且奋力厮杀;似将军等昔在汉中、斜谷、长安、潼关之地,被刘备所击,一败再败,丧师辱国。
15 要是伏击失利,那更加会引起慌乱,导致军心不稳,说不定潼关守军不战而溃也有可能!
16 再如唐代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受命扼守潼关,针对叛军兵锋甚锐、来势凶猛的实情,持重待机,坚壁不战。
17 在三门峡水库修建前,潼关河床基本处于冲淤平衡或微淤状态。
18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崔颢所写的一首五律,整首诗气象雄浑,意境悲凉,将潼关地势的险要和山河的壮美描画地淋漓尽致。
19 至湖北之荆州,得升潼关观察之信,遂留余雨其嗣君敦夫眷属等,暂寓荆州,琢堂轻骑减从至重庆度岁,遂由成都历栈道之任。
20 潼关在野鹤的布防下,井井有条,固若金汤,令潜伏关外的联军无隙可乘。
21 这边潼关外魏军轮番攻了半日,人困马乏。
22 大敌当前,潼关却冤气冲天,大将未死敌手,这是历史上最可悲最可叹的地方。
23 潼关守军不战而溃了。
24 这确实是件让他非常得意的事,为此,他不远千里打马自洛阳前往函谷关,穿过潼关去到长安,又从长安把司马亮的人头摘了回来。
25 吾主万岁,黄巢拥兵号称六十万,锋不可当,潼关只有饥卒万人,据守潼关下。

潼关的意思

词语 意思解释
潼关

词语解释:

关隘名。古称桃林塞。东汉时设潼关,故址在今陕西HTTps://www.yoNGsHIJiaoyU.cn/ZAiXIANzucI 组词大全省潼关县东南,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素称险要。

引证解释:

⒈ 关隘名。古称桃林塞。东汉时设潼关,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东南,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素称险要。

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
唐杜甫《北征》诗:“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四章:“只要明天从潼关附近冲过去,到了河南,官兵就再也包围不住咱们啦。”

国语词典:

地名。在陕西省潼关县境内。地当黄河之曲,据崤函之固,扼秦、晋、豫三省要冲,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网络解释:

潼关 (地理名词)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素有“第一关”的美誉,乾隆皇帝游历帝国大好河山,行至于此,也不免感慨潼关之险峻,并于城楼外横额上留下“第一关”的鎏金御书。潼关设于东汉末,当时关城建在黄土塬上,隋代南移数里,唐武则天时北迁塬下,形成今日潼关城旧址。唐置潼津县,明设潼关卫,清为潼关县,民国时袭之。因为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进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潼关的形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过去人们常以“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来比拟这里形势的隆要。杜甫游此后也有“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