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造句

更新时间:2022-12-03 12:27
用太尉怎么造句,太尉的意思是什么?本页面为您提供2025年太尉的意思和收集了太尉的造句一二三年级例句供您参考。

太尉造句

序号 词语造句
1 当时有一位太尉,叫王衍,十分欣赏郭象的口才。
2 韩公裔虽然攀龙附凤,却还是以武官的序列升迁,后来官至节度使,死后赠太尉。
3 九月十六,乙丑日,大吉大利,诸事皆宜,太尉董卓选在这一天,在大校场检阅麾下锐卒,并拜将率军出征。
4 灵帝因他素孚物望,屡罢屡召,及升任太尉,就职月余,又复托病乞休,有诏赐假养疴;又逾两月,仍以衰病告辞,乃再起段为太尉,使玄食大中大夫禄俸,就医里舍。
5 宁平城?傅熙想了下,上月太尉王衍的十几万大军好像在那里全军覆灭的,“可是苦县那里?”。
6 裴徵在李斯的带领下与丞相,太尉,内史,廷尉等位列三公九卿的几个重臣一起绕过主殿,向掖庭走去。
7 为了照顾石虎的情绪,不仅任中山公石虎为太尉、尚书令,晋升爵位为王。
8 萧公刚刚升了太尉、都督,恐怕一二年间不容移官,况且,吉梦也未必应在旦夕。
9 因与当今太尉是郎舅关系,府尹、知县都不敢怠慢他。
10 再说,到了白虎堂门口,按照常理林冲应该站在门外等候,让门吏进去通报,待太尉唤自己时才可进入。
11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司空、太尉、司徒之任也。
12 壮志凌云,蓝图在手,汉武帝一即位就迫不及待地起用了两位重量级人物窦婴为相,田蚡太尉。
13 兹有皇五子赵枢,为人至诚,恪守孝道,除其肃王、检校太尉之职,以彰其德,钦此!
14 宰相太尉、状元御史、巡抚巡按,被西门庆的孔方兄耍得团团转,争先恐后为他负弩前驱,帮西门庆捞取更大权势和更多金钱。
15 吾弟言虽有理,然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太尉最识军机,可往问之。
16 男婚女嫁向来是一件大事,尤其对于白家这样没有儿子的家庭来说,自然是更加重视,何况未来的女婿据说是远近闻名的薛太尉。
17 司马太尉善能用兵,临危制变,多有良谋,捉公孙渊,计日而待,卿等何必忧也!在线组词,hTtps://www.YOnGSHijiaoYu.cn/zAiXiAnzuCI
18 司马太尉善能用兵,临危制变,多有良谋,捉公孙渊计日而待。
19 崔烈带着一丝小兴奋,但转念一想,将三公之位拱手相让未免有些太过不切实际,便笑道“太尉大人真会开玩笑,这种事情,怎么可能拱手相让?”。

太尉的意思

词语 意思解释
太尉

词语解释:

在线组词 wwW.YoNGSHIJIAoyu.cn/zAiXiaNzuCi官名。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秦至西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 汉武帝时改称大司马。 东汉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历代亦多曾沿置,但渐变为加官,无实权。至宋徽宗时,定为武官官阶的最高一级,但本身并不表示任何职务。一般常用作武官的尊称。 元以后废。

国语词典:

职官名。掌管军事。秦以太尉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汉初沿袭旧制,后改称为「大司马」,东汉时,仍称「太尉」。

词语翻译

德语:Taiwei; Kriegsminister (Qin)​ (S, Gesch)​, Taiwei; Oberbefehlshaber (S, Gesch)​, Taiwei; Oberstkommandierender (S, Gesch)​

网络解释:

太尉 (中国秦代至元代官职)

太尉,中国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终秦一朝未任命太尉;秦朝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为“三公”(秦朝无三公说法,御史大夫秦时为银印青绶,为上卿,但非“公”,此处为后人对比总结)。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