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衣造句

更新时间:2022-12-03 11:10
用蓑衣怎么造句,蓑衣的意思是什么?本页面为您提供2025年蓑衣的意思和收集了蓑衣的造句一二三年级例句供您参考。

蓑衣造句

序号 词语造句
1 伴着一曲悠远的湘湖小调,一条竹筏在云烟氤氲的层层苇荡中缓缓飘动,身穿蓑衣的老渔翁带着手持鱼篓的小孙女,挥动着手中的渔网,企盼一天的好收成。
2 此时的他们,头戴笠帽,身着由怒河蓑草编织而成的蓑衣,一人一柄钓竿垂于水中,身侧还各放着一只竹制渔篓,活脱脱一对小渔翁。
3 个二十来岁,穿着蓑衣戴着斗笠,面色白净儒雅。
4 呵,夏天!她使我想起红霞,想起萤灯,想起蓑衣,想起蛙鸣,想起花裙,想起荷伞;想起菱荡渔歌,想起松风涧水;想起海边夏夜的凉爽,想起暴风骤雨的激情;想起池边垂钓的逸趣,想起临窗望月的乡愁。
5 河边有一个身体穿着蓑衣,戴着斗笠,老人,独自一人坐在小船上单独,静静地坐着,等待鱼上钩。
6 金丝猴全身金黄色,背毛很长,宛如肩披一件金黄色的蓑衣,鼻子向前翘着;它的爪子很尖,有一根长长的尾巴。
7 猫到来的时候,昏沉沉黑惨惨的天际飘散起霏微小雪,想到鸦哥哥走得冲忙,于是又贴心地多带了一件遮蔽风雪的蓑衣。
8 民俗农具单元,水车、秧马、蓑衣、火笼、升斗、擂钵等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具,也都透出浓浓的峡江风情。
9 牛正昀睿智,蓑衣斗笠盖在母狐身上,自己坐在旁边,掏出《语文》书朗读起来,一副旁若无物的样子。
10 伞上雨滴犹沥沥,曾记磅礴雨中行;若问蓑衣何不退,天晴无处知泪情。
11 四野空旷,没个避雨处,两个人穿的单薄且破烂,身上也没个蓑衣,面上一脸菜色,目光无神的望着老天,徒呼奈何。
12 蓑衣人声音沙哑,犹如被掐住脖子的老鸹,沙沙的声音刮得人耳根子疼。
13 一个二十来岁,穿着蓑衣戴着斗笠,面色白净儒雅。
14 远处的青山氤氲在缭绕的烟波里,让人不禁想起那如诗、如画、如歌、宛如仙境般的世外桃源。烟雾弥漫的江上早已不见漂泊的渔船,而我的思绪还仍沉浸在那“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情境里,不愿走出。
15 这雨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豁然开朗;这雨有"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坚持不懈;这雨有"夜来风雨声,高兴知多少"的乐不可支。
16 阵雨骤来,如万马奔腾;半屏山忽然不见了,只有密密的雨,密密地替莲池挂上了珠帘。阵雨里,那些采菱角的船,依然从容地游移摇荡。船上的人连蓑衣也不穿。
17 装备也是杂七杂八,仅雨具就有斗笠、蓑衣、桐油布伞、油纸伞等,大家见军部首长一行,头上镶着红五星的军帽,鲜红的领章,算是开了眼了。
18 史书记载张三丰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来暑往仅一纳衣,雨雪天气蓑衣着身。
19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0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又是一年脑洞大开的美好时节。
21 美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蓑衣、绿斗笠,斜风细雨不须归。
22 青笞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3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场景现在已不多见,蓑衣斗笠慢慢淡出了生活中。
24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5 哦,对了,再去取蓑衣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6 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7 清明时节雨纷纷,人们戴着草笠,披着蓑衣,或打着伞,挑着祭品,穿埂过径,翻山越岭,只为祭悼祖宗亲人,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过得更安好。

蓑衣的意思

词语 意思解释
蓑衣

词语解释:

蓑衣suōyī

(1) 用棕榈皮编成的雨衣

例: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张志和《渔歌子》在线组词 hTTPs://WwW.YOnGsHIjIaoYu.CN/ZaiXiaNZUci英:straw rain cape coat

引证解释:

⒈ 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引晋葛洪《抱朴子·钧世》:“至於罽锦丽而且坚,未可谓之减於蓑衣。”
唐刘禹锡《插田歌》:“农妇白紵裙,农夫緑蓑衣。”
《红楼梦》第四五回:“一语未尽,只见寳玉头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
峻青《老水牛爷爷》:“实在是瞌睡不过了的时候,他就把蓑衣在堤坡上一辅,闭一闭眼睛。”

国语词典:

蓑草编成的雨衣。《红楼梦.第四五回》:「只见宝玉头上戴著大箬笠,身上披著蓑衣。」也作「蓑衣」。

词语翻译

英语:woven rush raincoat

法语:imperméable de paille

网络解释:

蓑衣

蓑衣,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uō yī,是劳动者用一种不容易腐烂的草(民间叫蓑草)编织成的一种用以遮雨的雨具,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后来人们发现棕后也有用棕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