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笔98
ALFJ
五笔86
ALFJ
GBK编码
CAED
UniCode
U+85AF
仓颉
TWLA
四角号码
44604
规范汉字编号
3321
笔画顺序
- 横
- 竖
- 竖
- 竖
- 横折
- 竖
- 竖
- 横
- 横
- 竖
- 横
- 撇
- 竖
- 横折
- 横
- 横
薯字的基本解释
● 薯
shǔ ㄕㄨˇ
◎ 〔薯莨〕a.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有缠绕茎,地下块茎,可用来染棉、麻织品;b.这种植物的果实。
◎ 〔薯蓣〕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块根为圆柱形,可食。通称“山药”。
◎ 〔甘薯〕a.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蔓匍匐地面。块根可食,亦可制糖和酒精;b.这种植物的块根。均通称“红薯”、“白薯”;亦称“番薯”、“山芋”、“地瓜”、“红苕”。
◎ 〔马铃薯〕a.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茎可食;b.这种植物的块茎。均亦称“土豆儿”、“山药蛋”、“洋芋”。
英文翻译
◎ 薯
potato
详细解释
薯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薯
藷 shǔ
〈名〉
(1) 薯类作物的统称 [potato;yam]
藷藇,署预也。——《广雅》。王念孙曰:“今之山药也。根大,故谓之藷藇
景山,其上多藷藇。——《北山经》。藷与藇同。
(2) 一种草本植物的块茎,这种植物的膨大地下茎,富含淀粉可食。如:白薯;大薯;薯芋(薯蓣);薯粮(以薯为粮)
康熙字典
薯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 康熙字典解释【申集上】【艸字部】 薯; 康熙笔画:20; 页码:页1062第45
【唐韻】常恕切。薯蕷。俗藷字。詳藷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