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俑者是什么意思,始作俑者的解释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11-09 17:12
词语拼音
shǐ zuò yǒng zhě
词语注音
ㄕˇ ㄗㄨㄛˋ ㄩㄥˇ ㄓㄜˇ
词性
词语字数

词语解释:

始作HtTPS://Www.yoNGshIJIaOyu.cn/zaiXIanzUCi 在线组词俑者shǐzuòyǒngzhě

(1) 开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

英:be who first introduced the practice of burying wooden image with dead

引证解释:

⒈ 开始用俑殉葬的人。

引《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后以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肇始人。 《镜花缘》第七九回:“你要提起‘左手如托泰山 ’这句,真是害人不浅!当日不知那个始作俑者,忽然用了‘托’字,初学不知,往往弄成大病,实实可恨!”

国语词典:

最初制作人俑来殉葬的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认为用像人的俑陪葬,在意念上实与用真人陪葬无异,所以指责最初发明俑的人,一定会得到报应,绝子绝孙。后世用以比喻首创恶例的人。《镜花缘.第七九回》:「当日不知那个始作俑者,忽然用个『托』字,初学不知,往往弄成大病,实实可恨!」

词语翻译

英语:lit. the first person to bury funerary dolls (idiom)​, fig. the originator of an evil practice

德语:Urheber einer Freveltat; jd, der als erster einer üblen Tat den Weg ebnet (S)​

成语解释

【解释】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示例】北镇抚司狱廷杖立枷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胜道哉!(清 张潮《虞初新志 姜贞毅先生传》)

【近义词】罪魁祸首

【语法】始作俑者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比喻首先做坏事的人。

网络解释:

始作俑者 (汉语词语)

始作俑者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shǐ zuò yǒng zhě,意思是恶劣风气的创始者。出自典故《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始作俑者的单字意思解释

者

者字的基本解释


zhě ㄓㄜˇ
◎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者。作者。二者必居其一。来者。
◎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者,阳城人也。
◎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者个。者回。者番。者边走。

英文翻译


person this

始

始字的基本解释


shǐ ㄕˇ
◎ 起头,最初,与“终”相对:开始。始终。始祖。始创。周而复始。
◎ 才,刚才:方始。始悟(才觉悟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反义词

英文翻译


begin

作

作字的基本解释


zuò ㄗㄨㄛˋ
◎ 起,兴起,现在起:振作。枪声大作。
◎ 从事,做工:工作。作息。作业。
◎ 举行,进行:作别(分别)。作乱。作案。作战。作报告。
◎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作恶(è)。作弊。作梗。作祟。作态。作色。作为。作难。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 当成,充当:作罢。作保。作伐(做媒人)。作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
◎ 创造:创作。写作。作曲。作者。
◎ 文艺方面的成品:作品。不朽之作。
◎ 同“做”。
◎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作坊。
◎ 从事某种活动:作揖。作弄。作死。

反义词

英文翻译


act as do make pretend regard as be delivered of fashion

俑

俑字的基本解释


yǒng ㄩㄥˇ
◎ 古代殡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木俑。陶俑。女俑。兵马俑。

英文翻译


tomb fig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