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繁体
謚號
词语字数
谥号词语解释
谥号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谥号
古代在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总的来说,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古代东亚(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帝王及其后妃、诸侯、臣僚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内务府根据其生前事迹与品德,而给予他一个中肯的称号。此外,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一些邻近国家亦有使用,但不是每个东亚古代国家都用谥号。
根据对西周青铜铭文的研究,约周穆王时期,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谥的做法已比较普遍。
谥号的单字意思解释

号字的基本解释
● 号
(號)
hào ㄏㄠˋ
◎ 名称:国号。年号。字号。
◎ 指人除有名、字之外,另起的别称:别号(如“李白,字太白,号号青莲居士”)。
◎ 标志:记号。
◎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号。号码。
◎ 扬言,宣称:号称(a.名义上是;b.以某名著称)。
◎ 记上标志:号衣。号房子。
◎ 命令:号令。号召。
◎ 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号人。
英文翻译
◎ 号
mark size business house date howl name number wail yell

谥字的基本解释
● 谥
(謚)
shì ㄕˋ
◎ 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谥号。谥法。谥宝(帝王陵墓中,刻有帝后谥号的印玺)。
◎ 叫作,称为:“身死无名,谥为至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