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馆造句

更新时间:2022-12-04 06:35
词语 意思解释
史馆

史馆词语解释

史馆shǐguǎn

[historiographers’ institute] 旧时主持编纂国史的机构

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之事。——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史馆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史馆

官修史书的机构。历代史官,隶秘书省著作局,由著作郎掌修国史。唐初因隋旧制。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置史馆于门下省,由宰相监修国史,自是著作郎始罢史职。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以史馆移属于中书省。

-----------------

wikipedia

史馆,又名史阁,官署名,始建于北齐。

唐太宗时,建立史馆,有专人编修前代和唐代国史,如《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皆编修于史馆,例以宰相领衔长官,称“监修国史”,其他职务包含著作郎、起居郎、起居舍人,另有修撰、直馆等若干名,包含宰相以下各部门均须按时送交材料。到宋朝,史馆与集贤书院、弘文馆合称“三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