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津造句

更新时间:2022-12-03 11:49
用生津怎么造句,生津的意思是什么?本页面为您提供2025年生津的意思和收集了生津的造句一二三年级例句供您参考。

生津造句

序号 词语造句
1 初秋寒气渐长,増衣莫要匆忙;早睡亦要早起,调理顺应阳气;饮食多酸少辛,润肺益胃生津;坚持锻炼身心,疾病难以近身。养生短信祝你健康。
2 大暑祝福,含清凉因子,有酸甜元素,读之齿颊生津,能防热避暑,可祛乏解躁,令凉意贯通四肢百胲,让你畅享一夏的清凉舒爽!
3 大雪滋养吃水果,美味护航功效多,葡萄贴心抗疲劳,柑橘酸甜养肺果,柿子生津又清热,生梨煮水能止咳,苹果饭后助消化。温馨关怀已送上,快乐安康都属你!
4 寒露时节,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短信提醒,健康要防,多吃润肺生津的食物,如芝麻、糯米和蜂蜜,鸡鸭鱼肉不可少,愿你身体健康,心情欢畅!
5 健脾益胃滋阴养阳生津益气明天是大年三十,喜庆的团年饭上推荐莲藕粉葛蚝豉煲猪大脷。
6 桔皮妙用:将粥煮至半熟时加两块鲜桔皮,煮熟的粥生津开胃,格外香甜。沏茶时加几丝桔皮条,饮服时清香爽口,润肺去痰。
7 梨是冬季水果中的首选,它含苹果酸、柠檬酸、葡萄糖、果糖、钙、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梨有润喉生津、润肺止咳、滋养肠胃等功能,。
8 芒种时节,“瓜族”总动员:水水灵灵西瓜来,消暑解渴排老大,清清凉凉冬瓜来,清热生津避暑烦,甘甘甜甜丝瓜来,预防疾病煮一粥。愿你芒种时节有个好身体!
9 目的:比较改良生津汤与开塞露治疗产后便秘的作用。
10 年轻人俯首看去,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丝丝清香不绝如缕,望而生津。
11 秋季润燥吃秋花:菊花疏散风热,清热养肝;桂花健胃化痰、生津;茉莉润燥美肤、舒缓神经、平缓咳嗽,可做茉莉花粥、茉莉花炒鸡蛋等。转给关心的人!
12 秋季养生歌:衣要保暖别着凉,日常生活须乐观;秋燥上火少吃辛,阴冷坏肚别吃寒;补液生津多吃酸,合理膳食是关键;多多喝水排毒素,养阴益气最重要。
13 丝丝春雨丝丝春,晓醉缱绻无酒痕。春雨绵绵最养心,凭窗后园已消魂。新茶细品口生津,漫读诗书昏到晨。春雨连连是滋润,春雷阵阵震乾坤。雨季养生,祝你健康!
14 送你立秋歌:衣要保暖别着凉,日常生活须乐观。秋燥上火少吃辛,秋瓜坏肚别吃寒。补液生津多吃酸,合理膳食是关键。多多喝水要知道,养阴益气最重要。
15 为海生植物“海石花”提炼而成的夏日小吃,具有清凉、止渴、生津的功效。
16 夏天多喝温热的白开水,或喝乌梅汁生津,以及绿豆、薏仁,有助消暑,并应尽量吃时令蔬果摄取水分与营养,例如西瓜。
17 先秦时节腊八日,祈求丰收和吉祥。如今时节腊八粥,养生习俗传四方。红枣养颜又补血,米儿补气又生津。多喝一碗腊八粥,保你健康又红润。腊八吉祥!
18 养生好,养生妙,冬季养生有诀窍;吃萝卜,食热粥,除燥生津热量高;冬进补,先引补,调整脾胃吸收好;房间内,勤开窗,通风除菌是必要。愿健康过冬!
19 中秋过后夜夜凉,寒露需防燥邪伤。润肺生津脾胃养,防寒保暖记心上。健康加码别逞强,工作减负别硬扛。心理调节亦重要,风起叶落莫感伤。
20 白露驾到,养生有道。秋色美妙,心情欢笑。润肺养胃,愁思败北。健脾补肝,疾病下班。防燥养阴,快乐生津。养精蓄锐,健康相随。
21 其成分比例得当,滋味就鲜醇可口,同时,不同的茶类,滋味也不一样,上等绿茶初尝有其苦涩感,但回味浓醇,令口舌生津;粗老劣茶则淡而无味,甚至涩口、麻舌。组词大全,www.yONgsHiJIAOyu.Cn/zAiXianzUCI
22 春来到,天多变,健康养生要做到。齿常叩,舌常转,生津开胃齿固坚。保健穴,常按摩,健身祛病好处多。大步走,小步跑,一天万步比较好。戒吸烟,限喝酒,心胸开阔不发愁。
23 尖尖粽子苇叶包,糯米怀抱金丝枣,外看里瞧都俊梢,清香入鼻口生津,急不可待嘴里放,清香甜蜜好味道。好吃不能独自享,首先想到要送你。端午节快乐!

生津的意思

词语 意思解释
生津

词语解释:

1.生路。
2.分泌唾液;增益津液。
3.WWw.YongSHijiAOyu.CN/zaIxIaNzUCi 在线组词出汗。
4.指一种治法。

引证解释:

⒈ 生路。

引《太平广记》卷十五引前蜀杜光庭《神仙感遇传·阮基》:“师曰:‘……汝命将尽,其奈之何?’ 基闻,不胜惶竦,叩头千百,求乞生津。”

⒉ 分泌唾液;增益津液。

引《埤雅·释草》:“今人望梅生津,食芥堕泪,此五液之自外至者也。”
宋黄庭坚《戏答晁适道乞消梅》诗之二:“北客未尝眉自顰,南人夸説齿生津。”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一·樃梅》:“生津止渴,清神下气。”

⒊ 出汗。

引《中国民间故事选·两头驴的东西》:“皇上见阿凡提热的遍体生津,满头大汗,便故意戏弄阿凡提。”

国语词典:

分泌唾液。

网络解释:

生津

生津指一种治法。系用滋养津液的药物治疗因高热等原因而引起耗伤津液的方法,如用玄参、生地、麦冬、石斛、花粉、知母等治疗发热、口干渴饮、唇燥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