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壮是什么意思,民壮的解释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10-26 16:07
词语拼音
mín zhuàng
词语注音
ㄇㄧㄣˊ ㄓㄨㄤˋ
词语繁体
民壯
词语字数

民壮词语解释

1.旧时被征募服役的壮丁。 2.清代州﹑县官衙前卫兵。也叫壮班。

民壮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民壮

民壮指的是明代的一种经常性杂役。由乡民组成,以补卫所军丁的不足。明初由官府选派。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 改为招募。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 又改为按里派充,每一州县按里数多寡,规定每里所出民壮人数。

民壮的单字意思解释

民

民字的基本解释


mín ㄇㄧㄣˊ
◎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 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
◎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 某族的人:汉民。回民。
◎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民。渔民。
◎ 非军事的:民品。民航。
◎ 同“苠”。

反义词

英文翻译


civilian folk the people

壮

壮字的基本解释


(壯)
zhuàng ㄓㄨㄤˋ
◎ 大,有力,强盛:强壮。壮士。壮心。壮烈。壮美。兵强马壮。
◎ 增加勇气和力量:壮胆。壮行(xíng )。以壮声势。
◎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云南、四川、贵州等省(旧作“僮”):壮族。壮锦。壮歌。

英文翻译


strong able-bod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