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防是什么意思,民防的解释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10-26 16:07
词语拼音
mín fáng
词语注音
ㄇㄧㄣˊ ㄈㄤˊ
词语字数

民防词语解释

民防mínfáng

[civil defense] 在发生敌人进攻、阴谋破坏或其他敌对行动(例如空袭)的情况时,由民政当局组织居民进行的防护措施和紧急救援活动

民防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民防

民防是民事防护的简称。民防是国际通用词,英文CIVIL DEFENCE,是政府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空袭,抗灾救灾措施,实施救援行动,防范和减轻灾害危害的活动。

民防的单字意思解释

防

防字的基本解释


fáng ㄈㄤˊ
◎ 戒备,预先作好应急的准备:防止。防备。预防。防范(防备,戒备)。防患未然。防意如城(指严格控制个人欲望,就像守城防敌一样)。防微杜渐(在坏事和错误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以免发展下去)。
◎ 守卫:防守。边防。海防。
◎ 堤坝:防堤。“以防止水”。
◎ 抵得,相当:百夫之防(抵得上百人的人)。

反义词

英文翻译


defend guard against prevent

民

民字的基本解释


mín ㄇㄧㄣˊ
◎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 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
◎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 某族的人:汉民。回民。
◎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民。渔民。
◎ 非军事的:民品。民航。
◎ 同“苠”。

反义词

英文翻译


civilian folk th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