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造句

更新时间:2022-12-03 11:00
词语 意思解释
鸬鹚

词语解释:

鸬鹚lúcí

(1) 水鸟名,俗叫“鱼鹰”,羽毛黑色,有绿光,善捕鱼,生活在海滨,用树叶、海藻等筑巢。渔人常用来捕鱼。又名“在线汉语字典 httPs://WwW.yonGSHiJiaoYu.cN/乌鬼”,“水老鸦”

英:cormorant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鸕鶿”。 水鸟名。俗叫鱼鹰、水老鸦。羽毛黑色,有绿色光泽,颔下有小喉囊,嘴长,上嘴尖端有钩,善潜水捕食鱼类。渔人常驯养之以捕鱼。

引北齐颜之推《稽圣赋》:“黿鳖伏乎其阴,鸕鷀孕乎其口。”
唐杜甫《田舍》诗:“鸕鶿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鸬鹚》:“鸕鷀,处处水乡有之。似鶂而小,色黑。亦如鸦,而长喙微曲,善没水取鱼,日集洲渚,夜巢林木,久则粪毒多令木枯也。南方渔舟往往縻畜数十,令其捕鱼。”

⒉ 鸬鹚陂的省称。

引明夏完淳《燕问》:“桑乾晓河, 鸕鷀夜岸,澄流綺望,素波若旦。”

⒊ 鸬鹚杓的省称。

引元罗志仁《木兰花慢·禁酿》词:“鸕鷀鸚鵡,且茶甌,蒲桃酿緑,空想芳馨。”

国语词典:

动物名。鸟纲鹈形目。形似鸦而黑,喉白,嘴长,善潜水捕鱼,喉下皮肤扩大成囊状,捕得鱼就置于囊内。

网络解释:

鸬鹚 (鹈形目鸬鹚属通称)

鸬鹚(学名:Phalacrocorax):有1属39种。大型的食鱼游禽,善于潜水,潜水后羽毛湿透,需张开双翅在阳光下晒干后才能飞翔。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脚后位,趾扁,后趾较长,具全蹼。栖息于海滨、湖沼中。飞时颈和脚均伸直。中国有5种。常被人驯化用以捕鱼,在喉部系绳,捕到后强行吐出。广布于全世界的海洋和内陆水域,以温热带水域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