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5 14:47
潞
拼音
部首
汉字结构
总笔画
五行
五笔98
IKHK
五笔86
IKHK
GBK编码
C2BA
UniCode
U+6F5E
仓颉
ERMR
四角号码
37164
规范汉字编号
6176
笔画顺序
  • 横折
  • 横撇/横钩
  • 横折

潞字的基本解释


lù ㄌㄨˋ
◎ 〔潞河〕水名,即中国北京市通县以下的北运河。
◎ 〔潞江〕水名,即中国云南省的怒江。

详细解释

潞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名〉
(1) 古水名。即今山西浊漳河 [Lu River]
其浸汾、 潞。——《周礼》
(2) 春秋国名 [Lu state]。如:潞氏(单称“潞”或“路”。为赤狄的一支。故址在山西省潞城县东北)
(3) 〈形〉 假借为“羸”( léi)。瘦弱,疲病 [thin and weak]
士民罢潞,国家空虚。——《吕氏春秋·不屈》

康熙字典

潞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潞;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649第12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路。水名。【周禮·夏官·職方氏】冀州,其浸汾潞。【註】潞,出歸德。 又江名。【廣輿記】雲南永昌軍民府城北有潞江。 又州名。【廣韻】春秋初爲?國,唐爲潞州。 又古齊邑名。【左傳·哀十七年】齊人伐衞,執般師以歸,舍諸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