筤字的基本解释
● 筤
láng ㄌㄤˊ
◎ 古代车盖的竹骨架。
◎ 幼竹。
◎ 〔苍筤〕青色,如“震为雷,……为筤筤竹。”
◎ 竹丛。
筤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 康熙字典解释【未集上】【竹字部】 筤;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884第37
【廣韻】魯當切【集韻】【韻會】【正韻】盧當切,?音郞。【易·說卦】震爲蒼筤竹。【疏】蒼筤,幼竹。竹引東南,震,東方,故震爲蒼筤竹。 又山名。【四川志】筍筤山,在大渡河西北五十餘里,曰前筤。又行數十里,曰後筤山,多筍,故名。 又【集韻】里黨切,音閬。籃也。 又【集韻】呂張切,音良。【博雅】筤謂之?。 又【集韻】郞宕切,音浪。扇類。曲柄繡蓋,在乗輿後。
与筤相关的查询
筤的拼音是:láng
答:筤字五行属(木)。
答:筤字一共有13画
答:筤的部首是(竹)。
答:筤的 五笔86打(TYVE). 五笔98打(TY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