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汗造句

更新时间:2022-12-03 10:56
用可汗怎么造句,可汗的意思是什么?本页面为您提供2025年可汗的意思和收集了可汗的造句一二三年级例句供您参考。

可汗造句

序号 词语造句
1 “蒙古人”剧本给你机会带领可汗的强大游牧部落驰骋。
2 笔者本是突厥史研究的门外汉,但既然论证了汉族的胡化婚姻形态,便不妨反馈于突厥可汗世系,作一辩证,以为引玉之砖。
3 敕连可汗看到爱女也是十分高兴,一扫脸上的忧虑之色,千黛是他的长女,能歌善舞且十分孝顺体贴,又十分会讨他的欢心,是他最喜欢的一个孩子。
4 但对方依然没有好脸色回敬可汗。
5 当英国源源不断从印度搜刮战利品的时候,阿米尔·可汗总是能从中分一杯羹,而且他还因此被英国当局认为是一个当地领袖的楷模。
6 而且据臣所知敕连可汗有一爱女名千黛公主,正值芳龄,长得极是美貌,且能歌善舞。
7 该怎么形容我当时的心情呢?激动,紧张,害怕。我叮咛自己:别慌,别慌。可汗一股脑儿往外冒。我整整衣领,拉拉衣襟;一会儿,又整整衣领,拉拉衣襟。我不知道我该做些什么呀!
8 后又东败契丹于阜新,一时声威大震,膺服塞外,在他和他老子伊利可汗以铁骑经营和征战下突厥人日渐强盛,大有一统草原之势。
9 吉利可汗为迎接唐使及老朋友李元芳和曾泰,在石国牙帐举办盛大宴会。
10 据西鹘史官所载,金麒麟实为麒麟兵符,乃是颉利可汗为中兴我大突厥国,号召各部落首领之信物,传为有一叶护执掌。
11 可汗何不依附天子,连结达头,相合为强,此万全之计。
12 可汗轻车熟路的径直走在妓女街之中,衣着暴露的男女纷纷在歪歪斜斜的房子外招揽着生意,没错,这里不但有妓女,更有妓男,其中更不乏看到一些年幼的孩子。
13 可汗由兽医为牠施打一剂抗毒血清,并受到主人家人整夜照料,之后牠完全康复了。
14 兽医为可汗打了一剂抗毒血清后,那个家庭整夜照料牠,后来牠就完全康复了。
15 她极为爱好龟兹乐,不久她就可以在可汗的宫廷中拨弄嵌金的古筝,继续这一乐事了。
16 唐朝初年,东突厥更加强盛,其首领颉利可汗曾率兵长驱直抵长安附近的渭水便桥北岸,对唐朝造成极大威胁。
17 唐初,骨吐禄可汗涤瑕荡秽,革故鼎新,国运欣欣然又一步步强盛起来。
18 突利可汗与李世民是盟兄弟,给可汗的兄弟行礼不是很正常吗?这里面既包括对英雄的敬仰,估计也包含着与頡利可汗别苗头的险恶用心。
19 为了在突厥面前夸示威仪,炀帝下令宇文恺制作下面可容千人的巨大帐蓬,立于城东,亲坐帐中,盛备仪卫,在大帐里面设宴款待前来迎候的启民可汗,大奏音乐。
20 性洁不可汗,为饮涤沉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聊因理情余,率尔植荒原,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21 燕都不愧是大可汗,才智不凡,这种办法都能想出来,既娶了一个漂亮的神女,又保住了子孙的大可汗之位,还挽救了即将分裂的突厥汗国,一举多得啊。
22 原来可汗如此努力赚亲,却依然过得如此潦倒的原因,是一个他和艾伦共同研究的“成果”。
23 在你的帝国的版图上,伟大的可汗啊,应该既能找到石头建造的大菲朵拉,又能找到玻璃球里的小菲朵拉。这并非由于她们都同样的真实,而是由于她们都同样是假想的。前者把被接受的当作必需的、但其实尚不是必需的东西给固定起来,后者把想象的当作可能的、但瞬间之后就不再可能的东西给封住了。
24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而朕爱之如一也。可见文皇之胸怀,不愧天可汗之名也。
25 有利可图的骑士,由可汗先生不畏艰辛的培养,促进,证明这是可以做好的.
26 这片海滩上其他的鸟类对可汗进食的举止颇不赞同,它们都习惯于将食物以最快的速度送到肚子里,以免夜长梦多。
27 相反,经过数百年奋发图强励精图治的四疆列强,也终于忍受不住“天可汗”。
28 可汗如数家珍般数了一遍,8个,一个没少。
29 在国外,她的魅力依然是把无往不胜的利剑,一举戳穿了突厥父子两代元首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的心。
30 李渊一直活到贞观九年,他见到了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胡越一家”,以及李世民成为“天可汗”的殊荣。
31 可汗何不依附天子,连结达头,相合为强,此计出万全。hTTPs://wWw.YOnGshIjIAOYU.CN/zaixianzUCi,在线组词
32 他,不拘一格,独具慧眼,胸怀大局,文武双全,有气吞天下的“天可汗”。

可汗的意思

词语 意思解释
可汗

词语解释:

可汗kèhán

(1) 中国古代柔然、htTPS://wWw.YoNgShiJIaoYu.CN/zaixIANzUci 组词大全突厥、回纥、蒙古等族的君长的称号

英:khan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可罕”。古代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民族中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引《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梁鼓角横吹曲》:“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新唐书·突厥传上》:“至吐门,遂强大,更号可汗,犹单于也。”
明无名氏《开诏救忠》第一折:“被那杨大郎假装,瞒过俺北番,将南朝可罕救的去了。”

国语词典:

古代西域和北方各国对君王的称呼。《乐府诗集.卷二五.横吹曲辞五.古辞.木兰诗二首之一》:「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也作「克汗」。

词语翻译

英语:khan (loanword)​

德语:Khan (Geo)​

法语:Khan, Khagan

网络解释:

可汗 (古代部分游牧民族首领尊号)

    可汗(蒙古语:хан/ᠬᠠᠨ,土耳其语:hakan,乌尔都语:خان,又称大汗、合罕、汗王,简称汗),是四世纪以后北亚民族高级政治体首领的称谓,阿尔泰语系民族对首领的尊称。最早出现于3世纪鲜卑部落,最初这个称呼最早被用于称呼鲜卑部落的酋长,汉语译作“可寒”。可汗作为一国之主的称号最早始于402年柔然首领社崘统一漠北自称。类似于汉字的国王;古代北方阿尔泰语系民族鲜卑、回纥、柔然、铁勒(高车)、突厥、吐谷浑、阻卜、女真等部族对首领皆称可汗;蒙古帝国灭亡后受其影响,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哈萨克汗国、布哈拉汗国等国和东欧的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等突厥化穆斯林国家君主也开始称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