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笔98
JSDM
五笔86
JSDM
GBK编码
BFC5
UniCode
U+9897
仓颉
WDMBO
四角号码
61982
规范汉字编号
3100
笔画顺序
- 竖
- 横折
- 横
- 横
- 横
- 竖
- 撇
- 点
- 横
- 撇
- 竖
- 横折
- 撇
- 点
颗字的基本解释
● 颗
(顆)
kē ㄎㄜˉ
◎ 小而圆的东西:颗粒。
◎ 量词,指圆形或粒状的东西:三颗珠子。
详细解释
颗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颗
顆 kē
〈名〉
(1) (形声。从页( xié),果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 kě) 本义:小头) 引申指颗粒状物 [grain]
颗,小头也。——《说文》
翠叶轻拢豆颗匀。——元好问《未开海棠》
(2) 又如:颗盐(俗称“粒盐”。一种粗盐);颗子(方言。指小米)
词性变化
◎ 颗
顆 kē
〈量〉
(1) 多用于圆形或粒状物 [a grain]
北土通呼物一凷改为一颗。——《颜氏家训》。按,如米粒珠子皆是。
(2) 如:三颗黄豆;两颗绿豆
康熙字典
颗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 康熙字典解释【戌集下】【頁字部】 顆;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410第45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果切,科上聲。【說文】小頭也。 又【韻會】今言物一顆,猶一頭也。【六書故】凡圜物以顆計。又珠琲曰顆。 又與堁同。土塊。【前漢·賈山傳】使其後世曾不得蓬顆蔽冡而托葬焉。【註】顆謂土塊。蓬顆,謂塊上生蓬者也。 又【集韻】苦緩切,音款。草名。【爾雅·釋草】菟奚,顆凍。【註】款冬也。【疏】藥草。一名菟奚,一名顆涷。 又人名。魏顆,晉大夫。史顆,秦大夫。見【左傳】。 【正字通】本作顆,九畫。《字彙》附八畫,非。顆字左原作田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