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代官多为患,十羊九牧,庸官闲职多如牛毛,这就让地方官应酬不完了。

相关句子

序号 句子
51 明代河南民间戏曲演唱活动十分活跃,乡村“春祈秋报”赛会活动多用戏曲。
52 明代后七子领袖李攀龙之诗文传到朝鲜后,朝鲜文人以阅读其诗文、次其韵等方式表达了对其作品关注和欢迎,同时也对他的诗文及理论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批评。
53 明代隆庆和议之后,长城沿线同样出现“六十年来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凑,无异于中原”的兴旺景象。
54 明代人们长期探索出现短版和拱花彩色套印,木刻彩印技术至此产生了质的飞跃。
55 明代史籍中保存了大量国家公祭文,按内容可分为常规性祭文与临时性祭文两类。
56 明代书坊主不仅通过刊刻参与历史小说的传播,而且还以自身的创作实践,对演义小说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57 明代四大奇书自问世以来,研究成果与学术观点众多。
58 明代泰宁卫部落经历了由盛至衰的过程,地域也因此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59 明代行使“秘密警察”职能的机构有锦衣卫、东厂、西厂与内行厂。
60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特下令从暹逻国进口一批“风磨铜”。
61 明代宣德年间,张谷英来这里定居,五百年来发展六百多户,三千多人的赫赫大族,全村八百多间房子串通一气,男女老幼尊卑有序,过着安宁祥和的生活。
62 明代又进行大面积复植,逐步恢复旧观,可惜,当清军进入,杏花村又重遭毁坏。
63 明代折子戏是中国戏曲从全本戏到折子戏发展的初始阶段,是我们了解折子戏的产生、形成过程的窗口。
64 明代镇纸,其形多为尺状,上有兽钮,与文献记载相符,如铜虎钮镇纸,长方尺形底座,上有蹲虎一头,虎头雕工细腻写实,虎尾写意粗犷。
65 明代正德年间,镇原人许理进士及第,博得皇帝赏识,任职京城。
66 明代中后期,就针对农村土地买卖纠纷甚至土地盗卖犯罪严重的情形,在采取传统的税契确权的同时,在产权凭证“契尾”上面又刊布有关法律要求。
67 明代中后期,随着三忠祠、胡公祠、育英堂等祠庙的建立,南城麻姑祭祀中心也随之形成。
68 明代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后,以江西为重要的军需补给基地,使得当地的粮草贸易蓬勃发展起来。
69 明清时期士大夫喝酒流行猜酒行令,德化明代一种酒令杯在上海博物馆、荷兰吕伐登博物馆等都有收藏。
70 平凉宝塔,明代建筑,位于甘肃平凉城东宝塔梁上。
71 清代官学教师的选拔方式沿承明代,但也有不同,其中通过捐纳的方式选拔官学教师是典型的表现。
72 如明代名将戚继光亦以岳飞为榜样,练就了抗倭劲旅“戚家军”。
73 山上还有大小寺宇百余座,著名的是明代增建的悉檀寺、石钟寺、昆明金殿搬迁到此改称金顶寺。
74 上身袒露,以珞璎严身,手、臂、踝饰有钏环,下着长裙,裙褶自然写实,小腿部有椭圆形裙褶,是明代造像常见的装饰风格。
75 庶子在明代的小说中的形象,常是卑鄙愚昧、不学无术,小说必定是反映著当时的社会评价。
76 虽然现在的拙政园与明代正德时期的拙政园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仍被列为古代中国私家园林的优良典范。
77 所以,陈设中将处处透出一种萧散恬淡的心境,结合明代士大夫宅园内读书藏书、宴游赋诗、啜茗博古、灌园溉蔬的特点,设文人藏书楼、书画斋等。
78 所以明代时朝鲜的汉语教本《老乞大、朴通事谚解》都正俗音并列。
79 铜山明代伊始为一军户社区,武庙祭祀主要与军人的职业身份密切相关;之后武庙的信仰圈、祭祀圈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80 晚唐以后,卷轴书向册页书过渡,其装订方法大体经历了轻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到了明代才正式出现了线装书。
81 位于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都是明代修筑的。
82 我想,即便朱棣听信姚广孝的话,不杀方孝儒这样的读书种子,明代的文运,也决不会盛到哪里去。
83 下马坊西行进入陵区的第一道大门———大金门,券门三洞,刻有浮雕花的须弥座以上全为砖砌,明代初制砖业之发达可见一斑。
84 现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的明代大画家唐寅的《秋风纨扇图》,那个亭亭玉立的纤纤少女,如果手里不拿一把扇子,就不会给以“何事佳人重感伤”的丰富联想。
85 相比于陶渊明的逃离世俗,刘知几、吴兢的追随理想,明代大清官海瑞的辞职就颇有些赌气的意味。
86 相比于西方传教士,鲁迅先生更了解明代士大夫心中的矛盾和挣扎,他说袁宏道“正是一个关心世道,佩服‘方巾气’的人”。
87 相传明代泉州卫指挥周坐,在大兴土木扩建妈祖庙的工程竣工后,用剩余建材建了一座中军庙,并塑了神像。
88 研究明代服饰问题,认为,明前期统治阶级为维护壁垒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以服饰制度来强化统治。
89 爷爷收藏了一幅明代的画卷。
90 以明代来看,狂禅之风,其历时二十年不到,随当权者的严厉镇压,两大教主达观,李贽不得善终,竟也偃旗息鼓。
91 尤其是过柏龄所著《四子谱》二卷,变化明代旧谱之着法,详加推阐以尽其意,成为杰作。
92 有很多名胜古迹,此中包括明代十三陵,它在连合国讲义文化组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里。
93 于词律开始纠正明代守律不严的弊病,于词体崇尚秾丽蕴藉。
94 与王士祯神韵理论受禅道影响不同,沈德潜论诗主张尊崇孔子兴观群怨之说,追求温柔敦厚的儒雅诗风,其格调说受到明代提倡复古的李梦阳等前后七子影响。
95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
96 在典范楷书基础上,经过匠体的加工,在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形成了宋体字。
97 在对金钱崇拜、白银流通、明代经济运行中的“同心圆”现象这样的阐释外,本书最出彩且玄而又玄的篇目来自于第二卷对思想发展变迁的阐释。
98 在各种明代的典籍与笔记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互相抵触的记述。
99 在明代作家凌濛初《拍案惊奇》中也出现过两个南京话词语,分别是“下昼”和“推班”。
100 在万寿公园,荆江大堤内侧素有万里“长江第一矶”之称的险段观音矶上,明代万寿宝塔巍然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