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圣人言,其旨微密;笺注纷罗,颠倒是非;闻先生讲论,如客得归。

相关句子

序号 句子
101 沈淇在脑海里对比孔孟两位圣人的话,觉得经历过时间洗礼而流传下来的圣人之言当真是异常贴近实际,这么一对比,使得后世那些只会空口说白话的“学者”。
102 生活中,应该用圣人的胸怀面对,用科学的方法支配,用皇帝的御饭养胃,用清洁的空气洗肺,用灿烂的阳光晒被。这样健康幸福的生活你才能体会!
103 圣人”的境界,有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不可攀。
104 圣人并不是被大多数人赞叹而伟大,圣人是因为彻底的了悟自己的这颗心而伟大。
105 圣人不敢有忘记天下百姓的仁德之心。
106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107 圣人不屑于理会凡人争多赚少的七事八事,凡人也难以遵从圣人的至理名言来过自己的日子。
108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09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110 圣人承天之明,正日月之行,录星辰之度,因天地之利,等高下之宜,设山川之便,平四海,分九州,同好恶,一风俗。
111 圣人出世的预兆是黄河混浊的水变为清澈,若是太守清廉,那么福州城南海边的越王石,就会出现于云雾迷蒙之间。
112 圣人从事,必藉于权而务兴于时。
113 圣人的道理,平坦得就像大路一样,学者苦于不能得其人门的要领。
114 圣人的典籍,是用来讲教化的,只要熟悉经文,粗通传注大义,常使自己的言行得当,也足以立身做人就行了。
115 圣人的言论如同暖人的春风,虽然日日诵读,亦不会厌倦;奸人的谗言彷佛悦耳的仙乐,虽然悦耳动听,却杀人于无形。
116 圣人何以不可欺?曰:圣人者,以己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以说度功,以道观尽,古今一也。类不悖,虽文同理,故乡乎邪曲而不迷,观乎杂物而不惑,以此度之。
117 圣人和罪人的唯一区别是,每一个圣人都有过去,而每一个罪人都有未来。
118 圣人可以掌握时空,而凡夫却被时空所限制。
119 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智者善谋,不如当时。
120 圣人能够统治天下,是接受了人民的重托,不是自己私自窃取的。百姓对于圣人,是奉养他,而不是靠圣人来养活自己,那幺圣人就没有事了。
121 圣人说得好,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122 圣人说渴死不饮盗泉之水,不过那是至圣至贤之人的品德标准,古人尚且难以做到,何况胡国华这样的庸人呢?以前听说在房中吸烟,时间久了屋内的苍蝇老鼠也会上瘾,此言非虚。
123 圣人为民法,必使之明白易知,愚智遍在之商君书。
124 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出自:《荀子·不苟》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是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
125 圣人与常人之间往往只相差一小步,而这一小步却往往需要非凡的毅力才能赶上。
126 圣人与凡人之间往往只相差一小步,而这一小步却往往需要非凡的毅力才能赶上。
127 圣人与罪人皆会受到阳光的被泽,而且常常似乎是恶者大行其道。但是我们可以确信地说,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而言,恶人猖獗只是一种幻想,因为生命无时无刻不将我们的所作所为一笔一笔记录下来。
128 圣人欲其鱼鳞凤翼,杂沓参差,不绝于世,岂不弘哉?
129 圣人这个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唯一达成共识的是,这是个操作性不高且吃力不讨好的职业,古往今来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可以算作圣人外,就剩下若干疯子神经病自称实现了这一理想。
130 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
131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正因为他们有悲天悯人的胸怀。
132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善分民也。圣人不能分民,则犹百姓也。
133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善分民也。圣人不能分民,则犹百姓也。于己不足,安得名圣?是故有事则用,无事则归之于民,唯圣人为善托业于民。民之生也,辟则惠,闭则类。上为一,下为二。
134 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朱熹 
135 圣人执着于真理,愚人执着于谬误。
136 圣人总是置身于众人之后,综合全面的倾听别人的意见,审慎的考虑矛盾的各个方面。所以当圣人抓住主要矛盾并给出解决方案的时候,他总是得到众人的支持,所以他身先了。圣人考虑事情总是跳出自己所在的小范围,从更大
137 师父喜爱在晚上工作,一入夜,万籁俱寂,大气中纷扰的气氛渐渐滤静,当众人进入梦乡时,圣人的另一波工作才正在进行。
138 石苞桑之固,凡我同胞,皆食数圣人之旧德与历代逸民遗"忧患之所饷遗也,故曰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139 事实上,跟圣诞节本身的故事一样,圣人尼古拉的故事,也是集历史、神话和传说于一身。
140 事实是,“圣人出,清河黄”,从“尧舜禹汤文武”这些圣人开始,他们一出世,就领导群氓开辟山林,刀耕火种,经过几千年,森林变良田,而清河也变成了黄河。
141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42 殊不知,讷于言而敏于行乎?圣人是想告诉我们,多做事来少说话。
143 虽然商人终日从事买卖之事,但只要致良知于事事物物,即问心无愧,也不妨碍他成为圣人贤达。
144 所以,现代社会是推崇各就各位、分工合作、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的社会,而不是依赖超世绝伦登峰造极的圣人或大师的社会。
145 他也时常跟人争执神仙的境界,圣人究竟有几位等等看似虚无缥缈的问题,对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博闻强识了若指掌。
146 太公说:圣人无需去忧虑什么,也无需去制止什么,万物自会各得其所。
147 天哺育众生但不能承载万物,地承载万物但不能施行教化,圣人施行教化但不能违背事物的本性,事物的本性被规定后就不能超越各自的地位。
148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49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150 天地自然的规律,不是阴气就是阳气;圣人的教化,不是仁爱就是正义;事物的性质,不是柔弱就是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