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相关句子

序号 句子
151 君子为人处世,如果事情对义没有什么伤害,顺从低俗的做法是可以的;如果对义有害处,就不能顺从。
152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利,造次必于是。
153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后面不记得了,不知道这位兄弟可否记得一二。
154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55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斯,颠沛必于是。
156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出自:《荀子·修身》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
157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出自:《荀子·修身》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荀子 
158 君子要身藏利器,等待时机来加以施展,建立一番事业,本该积蓄知识修养德行以充实内在的美,散发文采以显示外在的美,做到像楩木、楠木那样质地坚硬,像豫树、樟树那样高大的才干。
159 君子要有所建树,必须从不贪图虚名,不炫耀自己开始。
160 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
161 君子以德服人,区区在下对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彼叹服,自走矣。
162 君子以俭德辟难。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163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64 君子以之游神,先达之以安思,尽有戏之要道,穷情理之奥秘。
165 君子饮食不要求饱,居住不要求安逸舒适。要善于行动而语言谨慎。
166 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167 君子有容人之量,小人存忌妒之心。
168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169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70 君子有三乐,这三乐与治理天下没有关系。父母俱在,兄弟安好,一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得到天下的好学生,然后教育他们,三乐。
171 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
172 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可惜,此日闲过可惜,此身一败可惜。
173 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174 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175 君子之风是不趋俗不媚世的行为,是一种孤洁傲岸的境界。真名士自风流,唯有用超拔的思想方能达到君子之风的境界。
176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177 君子之交淡若水,因为淡所以不腻,才能持久。“与朋友交,久而敬之”敬就是保持距离,也就是防止过分的亲昵。
178 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
179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180 君子之升腾也,则推贤而散禄;庸人之得志也,则矜贵而忽士。
181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182 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益一世。
183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184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185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造句],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186 君子之于道也,死而后已。
187 君子只是一个念头持到底,自然临小事如临大敌,坐密室若坐通衢。
188 君子追求和谐,小人存心捣乱。
189 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190 君子总在明处,小人常在暗处。
191 君子最重名节,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在所不惜。
192 君子做事依据天理而行,所以常常心情舒畅、安泰;小人做事被物欲所奴役,所以会有很多的忧愁、悲伤。
193 看起来好像不是在说他自己的著作,君子立德立言都有其不得已处,实则以君子来夫子自道,对自己的智慧和著作有着一种近乎自命不凡的肯定。
194 可是偶尔说一两句话,他会说得极不得人心,仿佛谁都是混账,只有他自己是知书明礼的君子人。
195 孔子认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一个志士仁人,必须关注德行,“行己有耻”,即对自己的行为有羞耻之心,有道德感、荣誉感。
196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典制,用礼仪来制约自己,也可以不背离大道了。”。
197 孔子也认为,君子是因为“内省不疚”才“不忧不惧”,也就是安宁来自于道德经受住了反省的检验。
198 孔子曰:一个君子,不厚重,便不威严。能向学,可不固陋。行事当以忠信为主。
199 宽者,宽厚、宽容、宽大之意;约者,我想就是不苛求、不求全责备吧!我等虽不能自诩君子,但对人的是非不夸大、不缩小、不苛求于人,是必须做到的。
200 况且,这种“金蝉脱壳”,不仅逃脱了应有的惩罚,还在一定程度上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好领导”,一个勇于自责和知错就改的堂堂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