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汉代文学的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汉大赋以其宏大的构架、靡丽的文辞、豪迈的笔调著称。

相关句子

序号 句子
51 通过对这些纬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厘清汉代思想发展的脉络。
52 同性恋被称为“断袖”,这源于汉代皇帝李艾,他宁可剪断自己的一般衣袖也不愿惊醒睡在身旁的同性伴侣。
53 王锡林向记者回忆说,当时现场一片狼藉,席纹陶片、汉代墓砖和楠木棺材板散落一地,一共有十余座墓坑,被挖得凌乱不堪。
54 相传汉代书法家师宜官喜欢喝酒,却又常常窘于酒资,他的办法是边喝边在酒店墙壁上写字,一时观者云集,纷纷投钱。
55 叶大波说,中缅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胞波情谊深厚,有史记载的友好交往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
56 一方面反映了老子、孔子、项橐这些圣人先贤们的崇高地位和汉代时人们对他们的敬仰,另一方面,也赞扬了孔子学无常师的风范。
57 由于剁手的刑罚太残忍,中国到了汉代开始,就一步步从正式的刑罚中废除了砍手砍脚的肉刑。
58 由于汉初贾谊作骚体诗却以赋名篇,造成汉代以后辞赋的混淆。
59 在丰富的资源下,中国是世界上艺术走向市场最早的国家之一,最早在汉代已见雏形,即佣书取资。
60 在汉代,人们过年喝的是椒柏酒,这是一种用椒花和柏叶浸泡的酒。
61 在汉代,三国,蜀绣和蜀博科交换了马匹和被用来偿还债务。
62 在汉代,是把酒醅装入绢袋或葛布袋中压榨,该法一直延续到现代。
63 在汉代,这种织物作为货币流通于市面。士兵们可能和来到长城关口来出售马匹和皮毛的游牧民族交换他们的织物。
64 在汉代的漆画当中,留下了无数艺术家对当时马戏的精妙刻画。
65 在汉代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李陵率五千步卒奋战绝域全军覆亡的军事事件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和很高的审美价值。
66 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引而申之,探讨汉代继承制度的渊源及其社会文化背景,试图揭示蕴藏在制度之中的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原则。
67 在秦汉四百余年间,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家赀标准,一般而言,汉代中等农户的家赀在十万左右,富农的家赀在十万以上,而贫农的家赀不满万钱,甚至一贫如洗。
68 在书写汉代历史最光彩夺目的篇章的过程中,他大胆改革选官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并知人善任,使得各方面人才风起泉涌,极一时之盛。
69 在云南省广南县出土的汉代铜鼓腰鼓上的剽牛图,与南丹砍牛场面很相似,可见南方民族砍牛之俗源远流长,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70 昭君墓是汉代宫女王昭君的陵墓。王昭君后来成为匈奴单于的妃子。
71 这个大变革时代的实质,是汉代以来大一统的文化格局逐渐让位于更加错综复杂的新的多元文化格局。
72 这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汉简中,木简、墨迹及编绳保存都最完整的一份汉代简册。
73 周代选士制、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官人制是考试制度的起源阶段。
74 周宏伟先生近年提出,地质时代在成都平原形成的断陷湖延续到两晋南北朝仍然存在,即汉代“方三百里”、“周回二百余里”的“滇池”,再到两晋南北朝的“万顷池”。
75 专家们也只能根据汉末的山东碑刻,比如《史晨碑》、《乙瑛碑》、《张迁碑》等,去揣摩汉代人怎么写字。
76 自汉代起,以合浦、徐闻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使钦州湾地区成为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和贸易的重要出海通道。
77 昨天,有关汉代江都公主刘细君远嫁西域乌孙国的报道后,引起广大读者的浓厚兴趣,数位热心读者致电记者,希望了解更多刘细君的故事。
78 作为汉代文学的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汉大赋以其宏大的构架、靡丽的文辞、豪迈的笔调著称。
79 作者运用天文星占对汉代史传手法进行了具体分析,在一定程度填补了前人的研究空白。
80 一关于儒学何以会被汉代统治者接受而于诸子百家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原因,学者们虽多有论及,亦多近理,但似乎尚未揭橥根本原由。
81 此种逻辑特征与争立博士官截然不同,这对于重新认识汉代今、古文学之争的知识学型态,更是直接的素材。
82 汉代蟠螭形身体和战国的大同小异,但是出现了有两个卷云纹所组成的尾巴。
83 许慎采用了以小篆为代表的古文字作为研究素材,但在思想方法上却与汉代流行的今文经学学派毫无二致。
84 汉代神仙信仰的发展与养生文化的兴衰相反相成。
85 汉代及其以后的中国古代地理学基本上丢失了这个传统,始作俑者为东汉班固。
86 汉代数百年也算是多历年所了。
87 我们知道汉代的服饰,贵族和官员是要戴冠的,高高的冠,宽宽的衣,峨冠博带,是所谓汉官威仪。
88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指导中国文学的一条语录。
89 "生活是文学的根源"这句话是颠扑不破的至理名言。
90 “词”这一文学样式的起源、发展直至定型的演变历程,可以说是当时社会城市生活的最佳诠释方式之一。
91 “当我把官样文章写到优游自如的时候,正如孔子所言‘行有余力,则以作文’,文学的梦想就苏醒了,开始写作。
92 “当行本色”论与文学发展的正与变的关系问题密切相关。
93 “各种知识一直是和平共存的”,“解剖学也好,文学也好,都有同样的显赫出身,同样的目的和同样的敌人……它们根本没有必要吵架,在它们之间不存在自下而上竞争。”。
94 “各种知识一直是和平共存的”,“解剖学也好,文学也好,都有同样的显赫出身,同样的目的和同样的敌人……它们根本没有必要吵架,在它们之间不存在自下而上竞争。”。契诃夫 
95 “和”并不是事物本身的概括,而是事物间关系的一种谐和状态的描述,是多种内在关系所构成的文学审美至境的表达。
96 “君士坦丁时代所公认的,并受到推崇的文学是所有作品中最蹩脚的货色,它们华而不实地玩弄词藻。
97 “诗界革命”作为近代资产阶级文学革新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作用和影响已经为学术界所肯定。
98 “文学是人学”这一论断已被当今的文学理论界广泛引用。在中国明确提出这一论断的是钱谷融先生。
99 “文以载道”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100 “我认为,在文学,音乐,戏剧领域中批评家这一行当,是所有营生中最低级堕落的,完全没有一点真正的价值,”吐温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