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恐是曹操使他来试探,乃佯言曰“曹丞相治国,更有张锋相助,为何忧不太平?”。

相关句子

序号 句子
51 曹操酷爱文学,是个杰出的诗人,留下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等千古名句。
52 曹操派祢衡去见刘表,是欲杀祢衡而采取的假手于人的计策。
53 曹操认为崔琰对他腹诽心谤,于是就把崔琰逮捕、下狱、赐死。
54 曹操杀了吕伯奢,还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残忍自私,莫此为甚!
55 曹操上前,亲自将陈宫身上的绳索解开,也不管他,径自走到城墙边上,极目远眺,轻声问道“公台当日离我而去,可曾想到会有今日?”。
56 曹操什么人,一听那亲随叙言就知道对方并不是存心招惹,甚至还心存怯意。
57 曹操甚为欢悦,便邀请张绣及其将帅,一同置酒高会。
58 曹操使人赍礼吊问,又亲往祭奠。
59 曹操是历史上的枭雄,有着别人不具备的雄心壮志,总能够做出一些让人出其不意的事情。
60 曹操手下群臣乘机向曹操劝进。
61 曹操所以能成大事,就在于他的及时觉悟,另谋出路,否则,他和那些鸡争鹅斗的诸侯,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62 曹操听到他嘟嘟哝哝的咒骂声,冷笑。
63 曹操统一北方之后,北方人才鳞集仰流更是增强了他的力量。
64 曹操偷袭乌巢,袁绍从郭图之计,命高览、张郃率兵劫曹营,遭埋伏兵败,惧罪而降于曹操,被封为偏将军、东莱侯。
65 曹操为了夺取大权苦思冥想,终于找到一个借刀杀人的办法来除掉心腹大患。
66 曹操先遣昌豨还东海,随后训责张辽说莽然支身赴敌巢穴,这不是大将所为。
67 曹操想凭借战船和兵多将广的优势,一举灭掉东吴,结果赤壁大战,他成了"火中取栗"的笑柄。
68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天时;孙权凭借长江天险,占据地利;刘备仁德广布,占据人和。
69 曹操雄才大略,文武兼长,绝顶聪明,在群雄逐鹿当中,打仗总是胜多败少。
70 曹操眼疾手快,立即拜道“操,拜见盟主!”。
71 曹操眼睛一闪,眯着小眼睛看着刘宠,刘备也是心中大惊,陈王怎么如此挑拨盟主,这不是火上添油吗,难道,我看错陈王了,此人大奸似忠。
72 曹操一下惊慌失措,半夜里,黑咕隆冬的,没有留心对方穿什么。
73 曹操引得胜之兵回来后,陈列于河上,有土人箪食壶浆以表示欢迎。
74 曹操仔细端详一刻,将剑交左手,按绷簧弹宝剑。
75 曹操再老谋深算,怎知道他的江山被司马家篡夺。
76 曹操在北方站稳脚跟以后,积极厉兵秣马,准备南下。
77 曹操在诗中慷慨淋漓地表现出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
78 曹操则微微一笑,起身离去,留下荀彧自己怅然若有所失。
79 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
80 曹操正对小乔画像发呆,大臣上前道:"丞相,欲望过多,思梦过剩,也会引起头风症。"操:"你难道没听说过,欲望使人年轻?"。
81 曹操煮酒论英雄,只称赞刘备,目无余子。
82 曹真也因此得到曹操言传身教,受益匪浅。
83 陈寿评刘备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
84 赤壁一战,曹操一统天下的雄心成了梦幻泡影。
85 赤壁之战,曹操的人马损伤大半。
86 赤壁之战前夕,蒋干过江到东吴,想劝说周瑜投降曹操,周瑜虚与委蛇反教蒋干中了他的借刀杀人之计。
87 此时火势甚大,照得九里山这条山坳亮如白昼,赵峰和关羽刘备等人在山上看得清清楚楚,无奈相隔太远,难以用弓箭射杀曹操,只得眼睁睁看他逃出火海。
88 此役为官渡战,曹操由于仓促出门,没看黄历,晦日兴兵,出师不利,损折兵士近万。
89 从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战略方针,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
90 崔琰和孔融、毛玠等世人侧目的大名士,虽然实际上仕魏,但名目上却在仕汉,佯附曹操,心存帝祚,保持独立人格,并不与操一心一德。
91 崔琰尽管极具威望,且又和曹操互为亲家翁,又为曹操当过替身,但终被曹操所害。
92 大名鼎鼎的曹操曹孟德千里迢迢、风尘仆仆地来到京城,口口声声说是来保护皇帝的,引得大家议论纷纷。
93 但如若这封信送不到曹操手上,那洒家也无能为力,人家是大汉的丞相,怎么会屈尊去见一个小小的赶车校尉?
94 但是,曹操有句老话说得没错——知错改错不可认错。
95 但是话又说回来,像曹操被射掉门牙这件事既没有传奇色彩也没有戏剧性,因此作者没有理由去凭空杜撰这样一个无实际价值的事件。
96 当曹操正为自己是否具备与袁绍对抗的能力而委决不下时,郭嘉口若悬河,滔滔汩汩地一连举出十条理由,以证明。
97 当朝丞相曹操为其师弟,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有鬼神不测之际,天地玄通之术。
98 当时感觉很崇拜曹操,觉得曹操这人不仅个人有才华,而且性情豪爽、气量大度,善待并敢于重用张辽、张颌、徐晃、庞德等敌方降将。
99 当时割据势力中抱有登基称帝企图者不乏其人,之所以鲜有公开付诸实施者,并非由于儒家正统思想束缚,敬畏天命,只是顾忌有曹操这样一个强有力的人物存在而已。
100 当他从华容道狼狈逃回江陵之时,回想赤壁惨败,曹操不禁悲从中来,痛哭失声“若奉孝还在,必不使操有此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