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伟大预言的主题即工人阶级的日益贫困化,与马克思经济学说的主题即工资铁律,是相互矛盾的。

相关句子

序号 句子
51 当范老师等着保安去通知女孩父亲时,他研究着挂在单位门口的名牌,上面写着“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协会”。
52 当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在莱茵河畔托起一轮崭新的太阳,有多少现代“夸父”屡仆屡起,追逐那遥远而辉煌的太阳。
53 当时,似乎没有哪个社会比马克思生活过的那个时期更坚固。
54 恩格斯经常接济在贫困中坚持写作的马克思。
55 而马克思那不规矩的生活,也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线索。
56 而且它从敬爱的葛兰西、马克思和凯恩斯那儿获得了强有力的观点。
57 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就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马克思 
58 纷纷著书立说为自由心证正名,认为自由心证恰恰回归到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59 供求实际上从来不会一致;如果它们达到一致,那也只是偶然现象,所以在科学上等于零,可以看作没有发生过的事情。马克思 
60 海德格尔晚期对马克思的评论虽然极大地误解了马克思,但却把问题引向了“内在性”之瓦解这个核心。
61 黑格尔将客观唯心主义的本体思考与辩证法相结合的思维方式,为马克思弘扬历史的实践的辩证法提供了理论发展的充分根据。
62 即使你一字不漏地掌握了马克思的全部文本,而且以汉学家训诂考据的精神去皓首穷经,你也未必就百分之百地回到了马克思。
63 既然掠夺给少数人造成了天然的权利,那么多数人就只得积聚足够的力量,来取得夺回他们被夺去的一切的天然权利。马克思 
64 经常有针对性地阅读。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经济经常陷入困境,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读书和科研。
65 卡尔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观点可能错了,但是对资本主义的剖析鞭辟入里,约翰格雷写道。
66 凯文·洛马克思(里维斯饰)是一位事业家庭两得意的律师,他在佛罗里达的辩护律师生涯中未尝败绩。
67 康德哲学的物自体与现象界的二分使二者之间出现了无法逾越的鸿沟,而马克思在康德的基础上运用实践的方式弥补了二者之间的裂痕。
68 跨越卡夫丁峡谷是马克思晚年提出的一个理论观点。
69 拉法格等宣传家还连篇称颂马克思与夫人燕妮的爱情如何纯洁、坚贞与伟大,马克思的情诗如何动人,纯真得能陶冶人的心灵。
70 历史把那些为了广大的目标而工作,因而使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看作是伟大的人;经验则把使最大多数人幸福的人称赞为最幸福的人。马克思 
71 历史唯物主义者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时,应牢记并切实遵循马克思的这一谆谆告诫。
72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 
73 两年后,汉芙因为一本《佩皮斯日记》而大发雷霆,因为“马克思与科恩”书店竟然“斗胆”寄来了一本节选版。
74 列宁马克思认为理论的符合于现实是理论的唯一标准。
75 马尔库塞提出的“文化大拒绝”的“左”口号,不只是对当代工具合理性的批判,其要害在于他改变了马克思“虚假意识”概念的科学内涵。
76 马克思.韦伯,宗教社会学家的鼻祖之一,把天主教的众信徒所享受的超然感觉同新教徒行为上的禁绝相对比。
77 马克思不但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人,而且是一位具有伟大胆略的人。
78 马克思曾讲过,商品交换过程中惊险跳跃,从零到有,从无产者到有产者的过程中也面临这样的惊险跳跃。
79 马克思曾说过“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这段话告诉我们要想朋友之间友谊天长地久,就必须用自己最真诚的心去对待,对朋友应热情体贴。最重要是不能够违背原则。
80 马克思诞生于员愿员愿年缘月缘日。
81 马克思的《资本论》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
82 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分析法是长期动态分析法的雏形。
83 马克思的哲学是以逻各斯“去揭示存在”,因而也是一种存在论。
84 马克思对那些诽谤、诅咒的言论,不屑一顾,置之不理。
85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共同胜利论”和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论述,曾经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
86 马克思法律起源理论的演变可以划分为思想萌芽时期、形成和发展时期、晚年时期三个阶段,而恩格斯的法律思想可以划归为第三阶段。
87 马克思更加人性化的方面被他的诽谤者和支持者尽情发挥。
88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志同道合的亲密战友。
89 马克思精通好几种语言。
90 马克思开创的伟大革命事业,将千秋万代,永放光辉。
91 马克思认为理论的符合于现实是理论的唯一标准。
92 马克思生活艰难,有时竟到了借钱买邮票的地步。
93 马克思提出了以流通费用为核心的流通费用理论,而科斯提出了以交易费用为核心的交易费用理论。
94 马克思通过分析企业签约人的权力界定、内部分工与社会分工的异同,构建了其不完全契约分析框架。
95 马克思伟大预言的主题即工人阶级的日益贫困化,与马克思经济学说的主题即工资铁律,是相互矛盾的。
96 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考察和分析人类社会及其发展,提出了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
97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早就批判并揭露拉萨尔派的所谓"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的口号之不合理和错误了。
98 马克思在早年和晚年分别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问题进行了深层研究,并提出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天才预言。
99 马克思哲学不仅设定了人的发展的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人文诉求和人文意义,而且确立了与之相关的科学认识。
100 马克思之前的旧唯物主义把自然和社会历史割裂开来,以抽象化的、纯粹的自然界为立脚点,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唯物主义向上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