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造句

更新时间:2022-12-03 11:59
用国师怎么造句,国师的意思是什么?本页面为您提供2025年国师的意思和收集了国师的造句一二三年级例句供您参考。

国师造句

序号 词语造句
1 此战胜负就托付给国师了,其他人各就各位,结防御阵势!
2 对于他们来说,汐儿的形象一向是神圣的,如同天仙一般高贵,天底下也只有国师府这位天才少主龙天翔才能配得上她,两位绝对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3 过去,国师时不常还颇为自豪地穿出去四处张扬给朋友们看。
4 哼,本汗忠心报国,日月可鉴,如果大国师不肯来救援,自会受到天下臣民的耻笑,令三军将士寒心!
5 黄衣使者笑道“皇上本痛恨武林中人招事生非,令郎是武林盟主,且一度与蒙古国师相从甚密,尤其为国法不容。
6 尽避在无数人迹罕至的地方风餐露宿了大半生,经历了数不尽鲜为人知的磨难,但是终于到达了大彻大悟的境界,所以大和尚在佛法上比国师都略胜一筹也就不足为怪了。
7 尽管在无数人迹罕至的地方风餐露宿了大半生,经历了数不尽鲜为人知的磨难,但是终于到达了大彻大悟的境界,所以大和尚在佛法上比国师都略胜一筹也就不足为怪了。
8 吕腾霄闻言顿时吓得一身冷汗吱吱唔唔说不出话来,这位国师大人一向神龙见首不见尾行事天马行空让人捉摸不透。
9 那众王与百官这才前来与国师见礼,一窝蜂围将上来,低头矮腰,与他交谈,将这矮小的老道淹没在人丛之间。
10 权衡再三,李文豪,道“来人,先将国师请回来,这事情只有他才是第一证人。
11 若不是顾忌到长幼辈分,以及还有国师的这个称号盖在校长身上,怕是已经对校长这老头竖起了中指…
12 少侠不可信他,陈圣钰刻薄寡恩,度量狭小,今日之事他一定铭记在心,到时候别说什么国师,恐怕他得到了狂刀,就会第一个杀了你。
13 霜鬓垂肩的大国师见多识广,不过此时也是面色铁青。
14 她是皇上身边的国师,是天莲山众弟子的师尊,是天下第一舞楼的楼主,是风度翩翩才气无双的文雅公子,是……。
15 我受了上清法术便是蒙受了道家大恩,日后自当竭力报效,若不得国师之位,如何能够替天行道?况且先父生前一直想要我入仕,若能殿上有位,亦是光大门楣之幸事。
16 张丹枫见有人拦路,遂对兄弟们一打眼色,示意大家小心在意,刘病已快步上前,对着那藏僧仔细打量一番,问道“大师可是蒙古国师金轮法王?”。
17 只有我的第一个班主任董老师对我很好。她是一个胖胖的老太太,特别喜欢我,那时候她就跟别的老师说,孟非这小孩儿将来准会有出息。我曾经暗暗在心里想,我要是当了皇上,一定追封她老人家为国师。
18 至于第二个问题嘛,这个国师实力的确有点强的离谱,照常来说是不应该出现在西域,不过按照净心所说,这里距离雷音寺并不远,也就自然说的通了。
19 众人不明其中奥妙,见窦海光推荐苦智,苦智又推辞,还道是这二人在寒暄,白一氓就说道正所谓当仁不让,大师武功精湛,我看这国师之位您就应了吧。
20 一是因为对国师深感恐惧;二来自己与若依两情相悦,不忍相离;三来这些日子与段小武等人也已颇有意气相投之感。
21 撑破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此刻就算是你丛兰国国师在此,此城也必失无疑,你又何必耿耿于怀?
22 随后孤星望更是力排众议,任命莫问天为国师,总务北夷国事。
23 却没想到申公豹转了下脖子灵机一动说道唉!贫道乃是殷商国师,哪有闲时跟你跑。
24 孔袆又站起慢慢扶起了他,明白,自己顺理成章接任沉阳的位置,关临南应该也是接了他父亲的官位,成为了国师从。
25 到底是国师,连养的宠物也这么不同流俗。
26 哈哈哈,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这里巧遇大国师!残酷无情地不生草见过大国师,给大国师请安了!
27 耶律将军过虑了,兵在精而不在多,想当初将军凭借着一族之力,不也兵逼呼兰城,杀得呼兰大国师丢盔弃甲吗?
28 呼兰国师张仲坚亲率主力二十万,竟然一直囤积于涿州东面的陀罗口隐忍不发,眼睁睁的看着城池一个接一个的失守,部下一批又一批的伤亡,就是无动于衷。

国师的意思

词语 意思解释
国师

词语解释:

1.国家的军队。《左传·襄公十八年》:“子殿国师,齐 之辱也。”
2.王莽 设置的职官。《汉书·刘歆传》:“及 王莽 篡位,歆 为国师。”参见“四辅”。
3.太师的别称。《后汉书·赵典传》:“公卿復表 典 篤学博闻,宜备国师。”李贤 注引 徐坚 云:“国师,即太师也。”
4.一国的师表。《陈书·周弘正袁宪传赞》:“观其雅量标举,尤善玄言,亦一代之国师矣。”
5.指国子祭酒。《梁书·王承传》:“俄转国子祭酒。承 祖 俭 及父 暕 尝为htTps://WwW.yonGShIJIaoyU.CN/zAixIANZUci 在线组词此职,三世为国师,前代未之有也。”
6.帝王封赐僧人的尊号。始于 北齐 法常。《大宋僧史略》卷中:“北齐 有高僧 法常 …… 齐王 崇为国师。”《景德传灯录·慧安国师》:“嵩岳 慧安 国师…… 武后 徵至輦下,待以师礼。”
7.元、明、清 亦用以敕封藏传佛教地区(西藏、内蒙 等)的上层僧侣。《元史·释老传·八思巴》:“中统 元年,世祖 即位,尊为国师,授以玉印。”

引证解释:

⒈ 国家的军队。

引《左传·襄公十八年》:“子殿国师, 齐之辱也。”

⒉ 王莽设置的职官。参见“四辅”。

引《汉书·刘歆传》:“及王莽篡位, 歆为国师。”

⒊ 太师的别称。

引《后汉书·赵典传》:“公卿復表典篤学博闻,宜备国师。”
李贤注引徐坚云:“国师,即太师也。”

⒋ 一国的师表。

引《陈书·周弘正袁宪传赞》:“观其雅量标举,尤善玄言,亦一代之国师矣。”

⒌ 指国子祭酒。 《梁书·王承传》:“俄转国子祭酒。

引承祖俭及父暕尝为此职,三世为国师,前代未之有也。”

⒍ 帝王封赐僧人的尊号。始于北齐法常。

引《大宋僧史略》卷中:“北齐有高僧法常 …… 齐王崇为国师。”
《景德传灯录·慧安国师》:“嵩岳慧安国师…… 武后徵至輦下,待以师礼。”

⒎ 元、明、清亦用以敕封藏传佛教地区( 西藏、内蒙等)的上层僧侣。

引《元史·释老传·八思巴》:“中统元年, 世祖即位,尊为国师,授以玉印。”

国语词典:

国家的军队。

词语翻译

英语:teachers of the state

法语:enseignants d'Etat

网络解释:

国师

“国师”是中国历代帝王对于宗教徒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人所给予的称号。我国获得国师称号的,一般以北齐时代(550—577)法常为始。但更多的国师出自道教,如唐代国师杨筠松,是典型的道教徒,风水学泰斗袁天罡,元朝国师丘处机等均出道教。一般由汉人统治的朝代国师出自道教,由少数胡人统治的朝代部分时期,国师则从佛教中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