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税造句

更新时间:2022-12-03 11:02
用赋税怎么造句,赋税的意思是什么?本页面为您提供2025年赋税的意思和收集了赋税的造句一二三年级例句供您参考。

赋税造句

序号 词语造句
1 爱护他们;他富于同情心,深知百姓过日子不容易,所以,在田粮赋税方面尽量减轻百姓的负担。
2 当时的统治者一味地增加农民的赋税,以满足他们穷奢极侈的生活。
3 当是时也,官吏贪狠如豺虎,赋税苛敛如毛絮,兼以疠疫横行,村落萧疏,百姓不堪重负久矣,于是境内盗贼蜂起,警耗彻夜。
4 懂得何时收回资金,将无效的投资灵活的转化为赋税的减免。
5 对征收新加的赋税人人都抱怨。
6 而对于庶民,虽然不至于被买来买去,可面对繁重的兵役,沉重的赋税,年成好或许还能混个温饱,遇到战争年灾荒年,只有流离失所到处乞讨。
7 高兴之下孝宗下诏大赦天下,免除天下一年赋税,三年劳役,狱中凡不是重刑犯者皆可适当减刑或免刑。
8 和尚道士吃十方,寺院有田产,当了和尚、道士就不必服兵役、劳役,不出身丁钱米和其他苛捐杂税,逃避了赋税,吃一碗现成饭,成为不劳而食的合法的游民。
9 话说东汉末年,汉灵帝幼年即位,朝内宦官专权,赋税屡屡加重,大批农民四处流亡,饿殍遍野,甚至京师洛阳尸体也相枕于路。
10 回陛下,张连峰任职期间,仁爱于民,仁孝治民,所管辖临淮县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年年赋税超额完成,在泗州内算是头筹的县府。
11 回禀主公,今年之事,多在赋税之争,此间罪案,不少都是与地方官府争执,以至失守打死人命,其情可悯,然王法无情,臣等不得不依法行事!
12 冀州乃九州之首,地广人稠,物产富饶,乃大汉之赋税根本。
13 经过辨认,简牍是各时期益阳县衙署档案及公私文书,涉及人口、田亩、物产、赋税、司法等,时代为战国楚、秦、张楚、西汉、东汉和三国孙吴。
14 罗马帝国赋税苛重的根源应追溯到建立税制之初。
15 其家中本为一母一子相依为命,儿子往昔上山打猎砍柴,或捡拾松果菌菇黄精白药之属维持生计,此地又少有赋税,是故也还过的安适。
16 其实,郡少府供给太守的钱,并非来自市租,而很有可能是收取赋税的一部分,且有着一定额度,属于公务费用。
17 人口增殖也是地方官考课的主要标准,人多力量大,人口多赋税就多,兵员更充足,国家就强盛。
18 如果中午时分她能够赤裸骑马通过考文垂市场,以此庆贺上帝杰作的完美。那么作为交换条件,他就取消当地所有赋税,让人们用之购置马匹。
19 如金朝的女真统治者为了发动对南宋的掠夺战争,赋税有增无减,“名目烦细,不可殚述”。
20 啬夫的职责包括厘定户口,收取赋税,征发徭役,接受诉讼,监控人口流动等等。
21 通货膨胀、赋税沉重、劳资纠纷、实业厄困……这一切导致人们持续的抗议,却未能得到令人宽心的回应。
22 为向朝廷交纳毒蛇以抵其赋税,蒋氏九死一生,冒险捕蛇。
23 新加坡为什麽不可以在亚洲开发同样的商机?新加坡蓝图刻意遗漏掉瑞士银行业的一个特色:瑞士益趋繁重的赋税。
24 又与百姓约法三章,薄赋税,卑宫室,留心政事,优礼敬老,崇尚儒学,缓和了胡汉之间的矛盾,人民安居乐业,关西家给人足。
25 这鹿台是纣王花了七年的赋税建造的,四周的环境清幽,山青水绿,台下有一泓清澈见底的泉水,鹿台上边富丽堂皇,珠光宝气,真的是人间福地。
26 绝对统治者的一个权利,就是能向那些领土内的富商巨贾,或是一贫如洗的穷人征收赋税,这个稍后再详说。
27 商朝末年间,商纣昏庸无道,严酷的刑罚和沉重的赋税惹得民间怨声载道。
28 这里没有政府没有统治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苛吏没有赋税,人民都有自己的财产,自食其力,其乐也融融。
29 也能够看出皇帝对自己的弟弟是多么的信任,要不怎会将如此一块肥水沃田交给已经是军机统领的弟弟,仅仅是每年的赋税提成,就让这位王爷富可敌国了。在线拼音查字,YONGShijIaoYu.CN
30 在孟子看来,只有设身处地地为百姓所想,恢复井田制度,轻徭役,薄赋税,才能得民心得天下。
31 胡亥面前是奏报几个郡因为大雨耽误秋收的事情,地方官员请求二世皇帝减免当地赋税,为民请命。
32 但是,他并不栈恋官场升迁,以家计浩繁,需要处理为由,请求回到家乡做征收赋税的工作,辞去朝廷颁奖,急流勇退。

赋税的意思

词语 意思解释
赋税

词语解释:

赋税fùshuì

(1) 田赋及Www.YOnGsHIJIAoyU.cN/CIyujIEShI 词语意思各种捐税的总称

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清·洪亮吉《治平篇》英:taxes

(2) 依照法律或习俗征收的款项,尤指应付给政府的费用

英:duty

引证解释:

⒈ 田赋和捐税的合称。

引《管子·山至数》:“古者轻赋税而肥籍敛。”
唐韩愈《潮州祭神文》之二:“农夫桑妇将无以应赋税继衣食也。”
曹禺等《胆剑篇》第四幕:“减赋税,省刑罚,开沟洫,选贤能,轻徭役,叫百姓先富足起来。”

⒉ 征收或缴纳租税。

引《汉书·西域传上》:“赋税诸国,取富给焉。”
《明史·食货志二》:“粮长者, 太祖时,令田多者为之,督其乡赋税。”
《清史稿·食货志二》:“自世祖定赋税之制,正杂欵繁多。”

国语词典:

田赋和各种租税的总称。

网络解释:

赋税

赋税,以一定的货币量表现则称之为税金。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法定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它属于分配范畴,体现着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赋税指田赋及各种捐税的总称,依照法律或习俗征收的款项,尤指应付给政府的费用。如:唐韩愈《潮州祭神文》之二:“农夫桑妇将无以应赋税继衣食也。”